Wednesday, October 1, 2008

2008年“国庆”答《南方周末》评论周刊问(zt)

熊培运是条汉子.正和冉云飞,连岳一样,他们构成了中国的希望!

特别提醒他回答中的这句话,可谓是意味声长呀:

1. 不过我心里很清楚:倘使我的生命中还有些美好的记忆,那决不是因为国家对我做了什么,而是因为国家对我没做什么。

2.我会“含笑”劝告国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让我把接下来的话讲完。


2008年“国庆”答《南方周末》评论周刊问




熊培云 @ 2008-10-1 8:26:12 阅读(5656) 评论(26) 引用通告 分类: 思想国纪事


2008年“国庆”,《南方周末》邀请了些朋友,希望大家能结合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此为培云的作业。——思想国按



熊培云



1. 你为国家做了什么



我对国家的最大贡献,不是少年时勤学苦读走出了闭塞偏远的山村,给了自己一个相对宽阔的前途;不是大学毕业后拿了几倍于父母的薪水,可以作为家族的“临时政府”为他们提供教育、医疗、社保等福利却从不向他们征税;不是在巴黎留学时让外国朋友看到我来自东方,是个意气风发、彬彬有礼的好青年;也不是和平常人一样相亲相爱、生儿育女,谱写诗歌、赞美胡适,热爱学生、创造雕塑……而是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种自由的趣味与独立的人格。



2.国家为你做了什么



污蔑不是一个好品性,我决定在自己还没有一个好记忆之前,拒绝回答类似问题。不过我心里很清楚:倘使我的生命中还有些美好的记忆,那决不是因为国家对我做了什么,而是因为国家对我没做什么。



3. 你还能为国家做什么



把一生当作自己的远大前程,这才是我的主观愿望。至于客观上我能为国家做的,不过是和所有时代同路人一起,以批评建设国家,使国家这一工具为公民所用,而不是相反。否则,这就是“人为物役”了——因为我们是人,而国家不是人。

我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个细碎的工程,也从不奢望这些批评能在一夜之间改天换地。但毕竟功不唐捐,通过大家一点一滴的努力,日复一日地做事,终究会多一些改变的希望。所谓“草色遥看近却无”,至于这种努力最终能否有个赏心悦目的前景,我相信在更远的将来回首时,你我都能远远望到。



4. 国家还能为你做什么



国家过度操劳,理应好好休息。五十多年来,国家为我们把心都操坏了。我们这代人自立且独立,在许多方面真的很不想麻烦国家。既然国家没有一个集体的胃代替我消化,也请国家不要用一个并不存在的集体之脑代替我思考。

如果是在会场上,我会“含笑”劝告国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让我把接下来的话讲完。




老罗培训
上一篇: 一篇评论的讨论细节(转)
评论 (26) 按反序排列

tomandog [220.181.34.*] @ 2008-10-1 8:55:51
不是真的吧?南周会做这种话题?
反对 1

28 支持
牛逼党主席 [123.151.95.*] @ 2008-10-1 9:00:06
│想┆好│
│。┆多│
│ ┆人│
│ ┆都│
│ ┆有│
│ ┆类│
│ ┆似│
│ ┆的│
│ ┆感│

http://yanghengjun.com/2008/09/%E5%9B%BD%E5%BA%86%E8%8A%82%E5%AF%84%E8%AF%AD%EF%BC%9A%E6%88%91%E4%BB%AC%E5%B0%B1%E6%98%AF%E5%9B%BD%E5%AE%B6%EF%BC%81/
反对 0

22 支持
yanyan123 [125.2.112.*] @ 2008-10-1 9:11:52
“有毒食品”则是中★共隐性杀人的又一种方法。目前官方公布由于食用有毒奶粉而患肾结石的婴儿已达五万多人,至少五名婴儿不治身亡。而据9月22日的《新纪元周刊》统计和计算,至少六百万儿童成为毒奶的受害者。中共卫生部早在奥运前的7月16日就接获报告,一方面拖延不予调查而放任婴儿继续喝毒奶,另一方面则紧急改用了北京三元牛奶来“特供”这次的奥运会和残奥会。此毒奶对肾脏和生殖系统的损坏,使不少患儿将来有失去生育能力的可能,故有专家学者痛斥中共借毒奶让中国人“断子绝孙”。

近年来,大陆曝光的有毒食品曾出不穷,凡米、面、茶、鸡蛋、辣椒、肉类、海鲜类、蔬菜类、蘑菇木耳等菌类,乃至酒类、药品等无所不假、无所不毒。避孕药、抗生素、甲醇、苏丹红、敌敌畏、硫磺、石蜡等,有害乃至剧毒的化工产品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供国人食用。中▲共对这种情形的默许和纵容,等于对全国人民谋财害命。
反对 5

37 支持
金属疲劳 [136.152.129.*] @ 2008-10-1 9:24:25
既然国家没有一个集体的胃代替我消化,也请国家不要用一个并不存在的集体之脑代替我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确实该歇歇了
反对 1

58 支持
zhuanyong [119.176.85.*] @ 2008-10-1 9:44:26
南方周末这次的问题
好像小学老师问的
反对 4

9 支持
秋毫无 [60.164.83.*] @ 2008-10-1 9:47:49
如果是在会场上,我会“含笑”劝告国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让我把接下来的话讲完
反对 0

21 支持
冉云飞 [211.137.104.*] @ 2008-10-1 10:21:33
培云兄的回答深得我心,既智慧入理,又平和中正。顺祝假日愉快!
反对 1

39 支持
citywalker [202.99.208.*] @ 2008-10-1 10:29:02
高质量的评论和高质量的文章,同样让人欣喜!

谢谢“牛逼党主席”给我们提供更多有用用意义的信息.
-------------------------
引用牛逼党主席的评论:
牛逼党主席 [123.151.95.*] @ 2008-10-1 9:00:06
│想┆好│
│。┆多│
│ ┆人│
│ ┆都│
│ ┆有│
│ ┆类│
│ ┆似│
│ ┆的│
│ ┆感│

http://yanghengjun.com/2008/09/%E5%9B%BD%E5%BA%86%E8%8A%82%E5%AF%84%E8%AF%AD%EF%BC%9A%E6%88%91%E4%BB%AC%E5%B0%B1%E6%98%AF%E5%9B%BD%E5%AE%B6%EF%BC%81/
反对 0

8 支持
王柏敏 [220.166.98.*] @ 2008-10-1 10:30:09
还是要沉默吗?
反对 0

4 支持
人大门西 [221.223.44.*] @ 2008-10-1 10:42:11
1. 你为国家做了什么
纳税

2.国家为你做了什么
分赃

3. 你还能为国家做什么
革命

4. 国家还能为你做什么
下台
反对 0

84 支持
心尘 [218.85.27.*] @ 2008-10-1 10:43:33
看到你的文章总会有收获的,特别的困境中,它会让人的内心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坚定自己的信念,支撑着你坚持前面的坎坷道路.
在思想国里,一句"不自由,仍可活,活着就有希望",它支撑着我跋涉在漫漫七年的状告路.
努力着\坚持着找不到光明的前路.
敬请大家关注2001年福建"福清纪委爆炸案"爆出酷刑黑幕http://www.bullog.cn/blogs/xinceng34/
反对 0

10 支持
junebug [99.171.94.*] @ 2008-10-1 10:47:12
4. 国家还能为你做什么

国家别把自己搞得太累了就好,身兼数职的事儿还是别干了吧。

只要把职责分清楚了,我就很知足了:党不是国家,政府也不是国家,
反对 0

16 支持
tashui [124.237.156.*] @ 2008-10-1 11:02:58
还是南周牛:循循善诱地以低姿态"逼供"+"诱供"......
反对 0

7 支持
草他奶奶 [58.41.3.*] @ 2008-10-1 11:07:36
“含笑”劝告国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含笑”劝告国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含笑”劝告国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反对 0

14 支持
fangfang9037 [123.55.40.*] @ 2008-10-1 11:51:43
“含笑”劝告国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反对 1

3 支持
Licorne [219.130.33.*] @ 2008-10-1 13:11:02
在牛博上,也得用竖排的文字,真是一个讽刺
反对 1

1 支持
zhaoyaojing [122.48.231.*] @ 2008-10-1 13:17:48
国家既然在你熊培云的眼里是如此地不堪,那你为何不留在美好的巴黎呢?没听说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吗?!
反对 49

2 支持
懵客 [71.104.124.*] @ 2008-10-1 13:42:49
使国家这一工具为公民所用,而不是相反。否则,这就是“人为物役”了
=================
We the People...
反对 0

4 支持
江苏人在上海 [116.232.114.*] @ 2008-10-1 13:43:36
恶灵附体日,急唤驱魔人
反对 1

5 支持
右手 [124.200.56.*] @ 2008-10-1 14:04:16
zhaoyaojing [122.48.231.*] @ 2008-10-1 13:17:48
国家既然在你熊培云的眼里是如此地不堪,那你为何不留在美好的巴黎呢?没听说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吗?!
————————————————————
熊培云之所以留在中国,我猜想大概是他相信通过自己和大家的努力,中国终究会有希望。而那些将子女改国籍的高管们,我就不知道他们对这个国家的想法是什么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