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3, 2009

以前学英语,是想了解世界;现在学英语,是想了解中国zt


作者:快乐流浪汉 提交日期:2009-9-23 15:11:00 正常 | 分类: | 访问量:236

  纽约时报:中国在非洲广施援助 经济已成外交后盾
  2009年09月23日 00:19 来源:中国经济网编译 陶冶
  
   本文来自9月22日《纽约时报》,原文作者是SHARON LaFRANIERE,中国经济网现编译如下,仅供参考。
  
   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纳米比亚并不是一个世界级领导人经常光顾的地方,这个仅有2百万人口的国家基础设施极端落后,道路崎岖,沙尘飞扬。因此,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率领130多名随从官员在2007年2月份访问这个国家的时候,盛大的场面简直就像是一场庆典。
  
   不久以后,中国政府就批准了向纳米比亚提供低息贷款,利用这笔贷款纳米比亚向中国购买了价值5530万美元的商品。中国表示,这笔交易不仅满足了纳米比亚的急需,而且也给中国带来了好处。
  
    中国向纳米比亚提供贷款只是一个典型。事实上,包括巴基斯坦、安哥拉、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都曾接受中国巨额援助贷款。这些贷款不仅促进了中国商品 出口而且也成为中国推行外交政策的工具。中国提供的这些贷款绝大部分都是低息贷款,利息率远低于商业贷款利率。不过,这些贷款并非完全没有附加条件:大多 数贷款的用途都必须得到中国政府的认可。
  
   中国贷款给非洲大陆带来了巨大变化,一些国家修建了新的公路,发电厂和基础通信网络等。自2001年以来,中国在非洲资助了近200个建设项目,这些贷款大部分都是经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承办的。
  
   国际观察家们说,中国已经成为非洲大陆的一个主要角色,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虽然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的援助贷款不像西方国家那样附加许多政治条件,但是这些贷款通常都会给中国公司——尤其是国有公司带来巨大商业机会(本文来自《纽约时报》,编译时有删节)。
  (原文详见http://intl.ce.cn/specials/zxxx/200909/22/t20090922_20074120.shtml)
  
  ——上面这篇报道与《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常用的手法如出一辙,断章取义、扭曲原意甚至颠倒黑白。以下为《纽约时报》原文:
  
  China Spreads Aid in Africa, With a Catch
  By SHARON LaFRANIERE and JOHN GROBLER
  Published: September 21, 2009
  
   WINDHOEK, Namibia — It is not every day that global leaders set foot in this southern African nation of gravel roads, towering sand dunes and a mere two million people. So when President Hu Jintao of China touched down here in February 2007 with a 130-person delegation in tow, it clearly was not just a courtesy call.
  
  And in fact, China soon granted Namibia a big low-interest loan, which Namibia tapped to buy $55.3 million worth of Chinese-made cargo scanners to deter smugglers. It was a neat illustration, Chinese officials said, of how doing good in Namibia could do well for China, too.
  
  Or so it seemed until Namibia charged that the state-controlled company selected by China to provide the scanners — a company until recently run by President Hu’s son — had facilitated the deal with millions of dollars in illegal kickbacks. And until China threw up barriers when Namibian investigators asked for help looking into the matter.
  
  Now the scanners seem to illustrate something else: the aura of boosterism, secrecy and back-room deals that has clouded China’s use of billions of dollars in foreign aid to court the developing world.
  
  From Pakistan to Angola to Kyrgyzstan, China is using its enormous pool of foreign currency savings to cement diplomatic alliances, secure access to natural resources and drum up business for its flagship companies. Foreign aid — typically cut-rate loans, sometimes bundled with more commercial lines of credit — is central to this effort.
  
   Leaders of developing nations have embraced China’s sales pitch of easy credit, without Western-style demands for political or economic reform, for a host of unmet needs. The results can be clearly seen in new roads, power plan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across the African continent — more than 200 projects since 2001, many financed with preferential loans from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Exim Bank.
  
   Increasingly, though, experts argue that China’s aid comes with a major catch: It must be used to buy goods or services from companies, many of them state-controlled, that Chinese officials select themselves. Competitive bidding by the borrowing nation is discouraged, and China pulls a veil over vital data like project costs, loan terms and repayment conditions. Even the dollar amount of loans offered as foreign aid is treated as a state secret.
  
  Anticorruption crusaders complain that secrecy invites corruption, and that corruption debases foreign assistance.
  
   “China is using this financing to buy the loyalty of the political elite,” said Harry Roque, a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law professor who is challenging the legality of Chinese-financed projects in the Philippines. “It is a very effective tool of soft diplomacy. But it is bad for the citizens who have to repay these loans for graft-ridden contracts.”
  
  In fact, such secrecy runs counter to international norms for foreign assistance. In a part of the world prone to corruption and poor governance, it also raises questions about who actually benefits from China’s projects. The answer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pecialists say, are hidden from public view.
  
  “We know more about China’s military expenditures than we do about its foreign aid,” said David Shambaugh, an author and China scholar at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Foreign aid really is a glaring contradiction to the broader trend of China’s adherence to international norms. It is so strikingly opaque it really makes one wonder what they are trying to hide.”
  
  Until recently, wealthy nations could hardly hold themselves out as an example of how to run foreign aid, either. Many projects turned out to be tainted by corruption or geared to enrich the donor nation’s contractors, not the impoverished borrowers. But over the past 10 or 15 years, some 30 developed nations under the umbrella of the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have made a concerted effort to clean up their assistance programs.
  
  They demanded that foreign money be awarded and spent transparently, using competitive bidding and outlawing bribery. Increasingly, they also are also pushing to give borrowers more choice among suppliers and contractors, rather than insisting that funds be recycled back to the donor nation’s companies.
  
  China, which is not a member of the O.E.C.D., is operating under rules that the West has largely abandoned. It mixes aid and business in secret government-to-government agreements. It requires that foreign aid contracts be awarded to Chinese contractors it picks through a closed-door bidding process in Beijing. Its attempts to prevent corrupt practices by its companies overseas appear weak.
  
   Some developing nations insist on independently comparing prices before accepting China’s largesse. Others do not bother. “Very often they are getting something they wouldn’t be able to get without China’s financing,” said Chris Alden, a specialist on China-African relations with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They presume that the Chinese are going to give value for money.”
  
   Development experts say they have tried to convinc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at better safeguards and a more open process will enhance its efforts to gain influence and business. If its projects collapse because of kickbacks or inflated costs, they argue, China will end up exporting not only goods and services, but a reputation for corruption that it is already battling at home.
  
  But Deborah Brautigam, the author of a coming book on China’s economic ties with Africa titled “The Dragon’s Gift,” says Beijing is hesitant to hobble its companies with Western-style restraints before they have become
  
  (全文见:http://www.nytimes.com/2009/09/22/world/africa/22namibia.html?_r=4&pagewanted=1&hp)

Tuesday, September 22, 2009

所谓的经济学家3

没有福利,不等于福利主义不可怕

批评李子旸和我的朋友们,有一点说对了:中国毫无社会福利可言。

问题是:如果带来了真正社会福利的福利主义需要反对,那么,没带来任何社会福利的福利主义就无须或无可反对吗?

确实,在这个国家丝毫见不到任何社会福利,可是——

福利主义名义下的大规模抢劫,在一片赞美声中,已经开始了,

剥夺最底层工人工作机会的新劳动法,在一片赞美声中,已经实施了,

社保和医保帐户下的掠夺,在一片赞美声中,已经开始了,

全民医疗名义下的垄断恶医,已经夺去了无数生命,

全民义务教育名义下的意识形态填鸭,已经戕害了无数儿童、少年和青年,

在福利主义名义下,本届政府已经完成了增税、财政扩张和国进民退的政策大转折,

在亲民和关注弱势的名义下,他们已经获得了热情歌颂,

……

185
1块钱听8次课的活动方案
上一篇: 饕餮经济学#3:肚皮收租法

评论(10) 按反序排列
ereignis [64.233.172.*] @ 2009-9-22 20:41:51
这种名利双收的事TG推行起来就很轻松啊,少数反对的声音也会被广大群众的声讨淹没的><

jfly [149.159.3.*] @ 2009-9-22 20:53:58
福利主义可怕不可怕咱还不知道,只知道没有福利更可怕。

西行者 [96.232.30.*] @ 2009-9-22 21:22:33
关键是这个政府在谁的手中

诚如辉格先生所言,19世纪以前的世界绝大多数政府曾经是私人产权的敌人,但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的共和制政府已经转变为私人产权的保护人

福利主义可怕不可怕我觉得不是讨论的关键

关键在于是谁推行“福利主义”或者假福利主义之名行专职垄断之实

这才是真正的可怕


需要先解决政权的合法性问题,然后再讨论走什么路的问题,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trumask [160.129.20.*] @ 2009-9-22 22:01:04
同意西行者。辉格,周克成等所谓的经济学家,他们的视角永远就只停留在所谓的经济层面,好像这世界上真的存在所谓的纯粹的经济学。还是毛主席说的对,关键 还是要看这经济学是为谁服务的。辉格提到的:“全民义务教育名义下的意识形态填鸭”,呵呵,这种意识形态填鸭难道是义务教育的问题么??难道你们所想建立 的私立或民办学校就可以离开我们伟大正确光荣的党的领导,就可以离开这种意识形态的填鸭么?难道博主所提的那些问题仅仅是关于福利主义的问题?难道你们这 些经济学家看不到这些问题发生背后真正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有时候,看到这样的破经济学家,要想忍住F word的确是很难的。

周坤 [72.52.96.*] @ 2009-9-22 22:30:53
上面的!解决政权的合法性!怎么解决?!共产党会自己搞自己?只有一个办法,武力推翻!!

名字都被用光了 [128.151.28.*] @ 2009-9-23 0:37:09
你们这些经济学家,意淫一下国外就行了

fender [199.76.160.*] @ 2009-9-23 1:07:50
所有你说的这些早就开始了,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名义。

政 府盘剥人民,从一开始就会盘剥到尽,是不会给后面新旗号留有余地的。只不过这些年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富裕阶层,政府发现盘剥这部分人更方便,采取了 新方式而已。不过这些人大都受过教育,政治上更容易发出声音,于是什么道德伦理效率全出来了。你们的文章里,看不到中国弱势群体的生活,没有现象,没有数 字,对福利的讨论就只能停在伦理层面上。

dionysus1989 [207.196.184.*] @ 2009-9-23 1:34:52
因为这对统治阶级有利,他们只想保全自己的特权,自己的利益

noin46 [77.222.131.*] @ 2009-9-23 2:21:58
博主提到的现实问题中国都存在,但不是福利主义引起的。

密码 [79.218.236.*] @ 2009-9-23 3:30:12
楼主还是谈谈欧洲,更彻底点,就谈谈北欧的福利主义如何可怕吧,是如何可怕到那么多世界第一的。

Monday, September 21, 2009

于建嵘:中国民众为何抱怨——在复旦大学的演讲(zt)

冉按:上 周的“每周一推”我推荐了何三畏兄的文章,这次我收到胡平先生推荐给我的于建嵘先生的这篇演讲稿。这篇演讲不长,回答也比较精彩。谈到信仰和制度建设问 题,谈到为何抱怨是民众权利的一部分。其实何实抱怨是民众权利的一部分,反抗专制暴政,争取民主自由,也是不可让渡的人权。2009920日星期天826分于成都

于建嵘:中国民众为何抱怨——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各位下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一个和谐的中国走向世界”。

  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因为这个演讲会的主题是“新新中国,走向世界”。而什么才是“新新中国”呢?主办方在这个会议筹办时提出了一个命题,就是希望提倡民众要“不抱怨”,甚至还想在中国推动一个什么“不抱怨”的运动。对此,我心中充满了疑虑。

   在我看来,我们今天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不是民众可不可以抱怨的问题,而是为何抱怨的问题。前不久《人民日报》下来的一个非常有影响的刊物,约我写的一篇 文章。当时我在河南的洛阳调查,他们给我打电话,希望我在这篇文章讲一讲的官员和民众“都不容易”的问题,而且重点要讲我们的人民应体谅政府和官员不容 易,让我们的人民体谅国家领导人“不容易”,并就这样官员和领导人看了后就会高兴,也有利于社会和谐。我当时是这么回答说的:“官员不容易是事实,如果官 员感到干不下去了,可以下台啊。从来没有求着他们来管我们。”我们民众可以理解你们官员的某些做法,但是官员不应该以此为理由让我们不抱怨。所以我说,这 样的文章我不写。他们又跟我谈说我们还是希望你写一篇文章,说现在中国社会发生了这么多的问题,能否让我们的人民知道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个相互理解的社 会。我说,这一点是不错的。但是一个国家的安定首先要民安定,而民要安定首先关心民生,假如一个社会都不关心民生,假如我们的知识分子都不看到民间的疾 苦,你要民众如何理解呢?我们只要走近真实的中国社会,我们离开上海大都市白领阶层的生活,你就会感觉到各种抱怨充满了中国社会。如果有机会,我建议你们 可以看一看石首事件的录相,你就会感觉到几万民众用砖头,用愤怒面对我们武警的时候,我们难道说一说你们不要抱怨,你们要理解政府,你们要克制就行了吗? 不行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指责我们民众不理智,而更需要去研究民众为何愤怒,为何走向街头,为何敢于与武警对峙。甚至可以说,面对社会不公和腐败,抱怨是民 众的一种权利,他们有权抱怨。作为执政者或学者们,没有权力去指责我们的民众抱怨,而是要想办法去改变它,要让我们的民众不产生或少产生抱怨。

  那么,如何才能使民众不抱怨或少抱怨呢?我讲两个故事,也许对大家有所启发的。

  第一个是有关河南洛阳一个老太太的故事。最 近几年我在调查地下教会或者叫做家庭教会。去年,我到了河南的洛阳,在一个偏僻的农村,我见到一个家庭教会聚会点的联系人。她是一个老太太,这个老太太家 里已经没有别的人了,就她一个人了。家庭非常的贫寒,什么都没有,但是她的家里却是一个聚会点。看到她老人家生活很艰难,我感到很辛酸,但她本人却非常乐 观,总是笑容可掬。我对她讲:“你老人家生活这么艰难,每个礼拜天都要做这么的活动,而且你心里充满了快乐,心中永远那么释然,为什么呢?”她这么告诉我 的,她说:“我当然快乐,因为我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你看一看天上飞的鸟都有生活,上帝那么关心它,难道上帝不关心我吗?”她说,我今天所面对的困难,所有 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所以她不抱怨。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老太太面对苦难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我在许多信仰宗教的民众那里都看到过,他们把现在和未来都交 给了他们的上帝或神。

   问题是,我们中国人的大多数并不信仰宗教,我们不知我们的上帝或神在什么地方。我们很少去思考人生终极的意义,我们更多的是现世主义者。因此,我们也就 很难要求我们的民众从上帝或未来世界中去寻找到内心的和谐和平静。我们只能站在这个充满了不平的世俗世界,惊叹天上的飞鸟的快乐了。

  第二个故事是我在台湾访问的经历。2004天我应邀到台湾去访问。台湾的邀请方给我的条件是在大学做一个演讲,然后可以进行15天的旅游、参观。当时我向邀请方提出一个要求,我说:“你能不能这样,我讲完后,你给我一张地图,你派一个司机,在派一个买单的,我说走什么地方就走什么地方行不行?”他们说,没有问题,你随便走。于是演讲完之后我从台北走到台南,我问所有见到的台湾老百姓一个问题。

  “假如官员把你的房子拆了,怎么办?”99%的人回答说不可能,没有我的同意他怎么敢拆我的房子呢?只要这个房子是合法的房产当官的不敢的。我说假如拆了怎么办?他们会告诉我,到法院去告拆房的人,法官会依靠法律给我判决,而且是判他们赔很多钱。比如是合法并且是我同意拆是10万块钱赔偿,而不经过同意,法官就会判他赔100万。

  我接着问:“假如法官不依法判决,怎么办?”人家又回答我说:“不可能”。我们的法官在很多问题可能腐败,但是只有我有明确的产权和证据,他不能也不敢腐败。

  我接着问:“假如法官腐败了,怎么办?”他们会说,我找我的议员去告他。我的议员就会来进行调查,我的议员调查之后会就会开新闻发布会,我的议员就在议会提出建议,这个法官和这个政府官员麻烦就大了,他们呆不下去了,他们就完了。

   我接着还问:“假如议员也腐败了,怎么办呢?”我一问到这个假如的时候,人家很讨厌我了,说你这个大陆人怎么那么多假如?没完没了的假如,议员再腐败, 也会特别高兴管我这个事情。因为议员就是希望发生这个问题,因为有了这个问题,议员只要进行了调查,再经媒体一报道,这个议员就会成为英雄,成了英雄不仅 可以当县议员、国会议员,最终还有可能成为阿扁。我说我不相信,议员也会腐败的,会不管你们的事的。他们说不会的,不信可以试一下。一般台湾的老百姓家里 面有名片,收的最多的名片就是议员联系卡。我就要他们给议员打电话,一打电话,议员只要在不远的地方马上就会赶到。台湾的基层议员一来,一般都很兴奋,问 遇到什么问题,都表示会为选民主持公道。

  我接着还问:“假若议员就不是管你的事了,怎么办呢?”。台湾的老百姓告诉我,这很简单,下次选举时不投他的票,让他当不了议员就完了。

   我在台湾的访问经历很短。却让我想了很多问题。台湾社会也许存在许多问题,但由于初步建立了民主制度,实现了威权体制向民主体制的转型,台湾老百姓对整 个体制有一个基本的认同。他们也许对某个领导人或某个政党不满,有很多抱怨,但不会对整个体制不满,甚至想推翻它。其实我走过世界很多地方。在一些现代民 主国家,民众对待我的问题都有基本相同的答案。今天为什么讲台湾,因为我们往往以许多理由,以我们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来否定一个现代的社会制度。台湾跟 我们有着一样的血缘,一样的文化,基本相同的文化,为什么台湾民众有那么多“不可能”,而我们却不是这样呢?我总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要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特别是财产权利。确 权特别是对财产权的确认很重要。现在我们大陆在这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你不要认为什么是你的,那个房产证是没有用的,我们知不知道哪一天拆掉吗?不知道。我 们不在家的时候甚至在睡觉的时候房子就被拆掉了。我们的农民的土地,说是“集体所有”,可在许多地方已沦为了少数人所有,搞一个什项目就让农民无地可种, 无业可就,可社会保障的三无农民。我们的工人在工厂工作了几十年,突然说改制了,你就得下岗而且什么也没有了。这样的事,到处都是啊。今天在座的提倡要民 众不抱怨的上海学者白领们难道不知道吗?事实上,上海也有的。最近我在做一个纪录片子,其中一个故事是有关一个上海女市民到北京上访的。她跪在地上说:“ 天啊,给我房子,我要一个地方安身,我在生存啊”。假如我们一个宣称执政为民、以民为本的“社会主义国家”,连我们老百姓最基本的权利都不能保障的话,我 们有什么理由让我们民众不抱怨,让我们的民众理解我们的政府。我们没有这个理由。我今天在这里要告诉你们或我们的当政者,你要让你的人民不抱怨,你要让你 的人民对你理解,你要让你的人民不走上街头,你首先给明确和保障他们最基本的权利。这个权利不是封建社会给予他们的权利,而是现代社会的公民权利。没有这 一点,请问我们有什么理由,我们有什么资格,让我们的民众不抱怨?没有!

  第二,要有权威的司法制度,要让司法成为民众权利救济最后的底线。一 个现代社会,社会成员之间或民众与公权机关发生了纠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权利被侵犯了,得不到应有的救济。假如我们的司法不能保障民众的法定权利,我们 的司法不能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底线,我们有什么资格和理由要那些权利受到损害的民众不抱怨呢?事实上,我们今天司法体制存在许多问题,我们的民众已不那么 相信司法能给社会带来公平和公正。无论一个什么样的判决,当事一方都有可能告诉你,“我不服!,因为司法腐败!”为了这个不服,公民选择上访,选择进京寻 找大领导的上访,他们中有人为“领导批示”在北京坚持数年。而我们的执政者却对信访这种典型的人治制度津津乐道,甚至把其当成主要的社会救济方式。而现实 中,民众则在长期的上访中因被劳教或送进精神病医院失去了对国家司法的最后信任。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我们的民众“不抱怨”就相当于给他们麻醉剂。是不理要 求我们的民众被打左脸,还把右脸给你吗?这是不行的!我们要抱怨这个不公平的司法制度,而且不仅仅是抱怨,我们还要抗争。因为有了这个抱怨和抗争,我们才 能建立一个公平公正而有权威的司法制度。

  第三,要有真正的代议制度,让我们的人民代表真正能代表人民。我 们每一个人不可能直接管理这个国家和社会,我们需要自己的政治代表。现代民主制度中的代议制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结晶。我们可以通过选票决定谁来代表我们的利 益。这种制度,我们有吗?从行文法来说,我们是有的。但现实中,我们现在还没有。我不知道今天在座的有多少参加过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你们投了谁的票?我 不知道谁是我的代表?我们只知道有三个代表,但是我不知道我的三个代表在什么地方?我们需要改变,假如这一点也不能改变,你怎么叫我们的人民不抱怨呢?你 在中南海要求全国人民不抱怨,你在复旦大学告诉大家不要抱怨,还开展不抱怨运动。我告诉你们,不改变这种制度性的缺失,民众就会有抱怨,而且也不可能有什 么不抱怨的运动。

  第四,要有一个开放的媒体,让民众的抱怨有正常的宣泄。假如今天我们所有人都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不满,他们只能在家里抱怨,可能最后走向街头,用大砖头表示他的抱怨。为了让我们的民众不抱怨和不走向街头,我们就需要给他们抱怨的机会,让他们有正常的渠道发泄他们心中的不满,而不是给他们一个类似鸦片的“不抱怨运动”。

   我说的这些观点,主办方也许不高兴,没有关系,下次不请我。而且,我认为主办方也不会不高兴,因为你们主张不抱怨。那么请首先不抱怨我,假若这一点也做 不到,那就很难说得过去了。而且,我也并不是为了与主办方作对。我讲这些,实际上就是在表达我们这个社会应如何对待弱者的情绪,特别是制度建设方面的内 容。这实际上也一个大国应的。今天上午几位演讲人都提到了中国已成为了大国,而且正在走向世界。我则认为,如果我们没有进行必要的制度建设,何来的大的国 呢。中国社会的软实力在什么地方?首先在于我们的制度建设,在于我们人民对我们制度的认同。假若我们的民众有一天告诉你,无理拆迁、司法不公、被代表等等 都成为不可能时,我们才有资格说中国已有成为一个大国的可能。这就是我们的实力,这就是中国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真正的实力。

  谢谢各位。


  主持人: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

   问:其实我觉得教授讲的抱怨和不抱怨实在太好了,听了以后觉得特别的爽,因为我特别喜欢打太极,我觉得抱怨和不抱怨就是太极一边阴一边阳,而老师讲的制 度和权力就像中间的二次函数一样,抱怨和不抱怨,说不抱怨也是抱怨,就在一线之间的,就是要明确一个制度,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我想提一个问题就是刚才 老师说中国没有宗教,我忘记哪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中国的儒教就是一个教?我想请你回答这个问题?

   于建嵘:我理解的宗教应该有一个终极关怀,中国的儒教没有终极关怀,它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规则,所以我一般认为这种东西能否称之为教可以讨论,即关于终极 关怀的问题。道教有终极关怀就是长生不死,它的信仰就是人可以成仙。我讲中国主体文化中没有宗教,不是讲没有信教的人,中国信基督教的人据我们调查有60007000万人,难道说他们不是中国人吗,问题在于中国主体文化中没有包含一个终极关怀的意义。我是这么理解的。谢谢你。

  上海笑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杨晓:于教授我们昨天已经聊了一些,你刚才讲的我觉得我能够接受,你说要通过抱怨来采取行动,行动跟抱怨的区分,你的标准是什么?

  于建嵘:我没有鼓动老百姓通过抱怨来改变社会。

  杨晓:你觉得社会有不公,去提升的方向,更好的方向,采取行动,比如发言的时候,如果我发言跟我抱怨有什么区别?

   于建嵘:从杨老师的表情来看,她对我批评他们开展不抱怨运动,没有抱怨。我是这么看的,我认为抱怨不抱怨是民众的一种情绪的反应。执政的人或者知识分子 应该更多的去理解老百姓为什么抱怨,而不是说你们都不要抱怨。我说知识分子应该去研究民众为什么抱怨?为什么走向街头?为什么砸你的市政府,为什么打警 察?执政的人要知道,我应该怎么改?改到老百姓对我认同,改到老百姓说我真的执政为民。实际上很多人可能了解,中国的民众是最没有抱怨心的,你看看我们的 农民,你到中国的农村去看看我们的农民,你不对他进行剥夺他就谢天谢地了。他们最没有抱怨心的,为什么今天有这么多人有抱怨?因为你抢了人家的土地,你拆 了人家的房子,难道还不让人家抱怨吗?我们知识分子要做的不是今天在这里论道,让老百姓不抱怨。我昨天看到杨老师时,就做了两个判断。我说杨老师你是有宗 教关怀的人。她说是的。第二你是一个生活过的很好的人,所以杨老师充满着一个心态即我不需要抱怨。我今天在这里讲,我们面对中国民众的苦难,我们知识界不 应该对民众发起呼吁不抱怨,甚至开展不抱怨运动,我们应该怎么去研究和理解今天中国民众的苦难,我们对当政者说,你们怎么改变你们的制度,使我们民众不抱 怨,而不是自我麻痹。

   问:于教授你讲的非常好,我是上海工业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我叫吴冬,从今天你的讲话当中使我想起当年龙应台有一名言:“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我 只是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像你这样的知识分子,现在有独立的看法在中国是不是一个主流?第二我们现在的执政者对你所讲到的一些问题和指明的方向有没有在 短期能实施并且引进西方政治制度的可能性?谢谢!

   于建嵘:两个问题都不好回答,律师和别人不一样。第一我不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知识分子,所以我没有办法判断中国有多少象我这样的人。真的我不知道,我 只知道我心里想什么说什么,所以今天我对会议主办方发起的不抱怨运动进行了批判。如果今天有所顾忌的话,我可能不会这么讲,我可能讲的比较克制。但是我觉 得没必要,因为杨老师已经说了她不抱怨,她抱怨的话最多下次不请我。所以对执政党是否会听我们的,我也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关于引进西方制度就更不好说 了。以信访制度为例,我曾经与中国的信访高层有过很多次正面的冲突,很多媒体登过,包括国务院法制办人有过冲突。我改变过什么?什么都没有改变?我只是心 中充满了忧虑,我只是说我们可以仰望星空,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包括今天会议主办方发起的不抱怨运动,尽管我这样批评了,人家要发起还是要发起的。我不能改 变什么,但是我依然说出我心里所想的东西,这是我的看法,谢谢你。

   问:于老师你好,刚才听了你的关于抱怨与不抱怨的讲座,我觉得很感兴趣的,关于你所倡导的四种机制,我个人认为前三种我们也在做这个事情,相比第四种开 放的媒体,我觉得相比前三种可能产生的效果会慢一点,近年来我们对新闻媒体报道独立性的开放,包括央视新闻也是这样已经在改了,即增加突发事件的报道,但 是一些群体事件往往都是一些网络媒体的报告最后才引起官员的问则追究,现在我们的媒体和论坛也开始关注这些事情,我们现在关注细致到什么问题,比如你白天 开什么会议?抽什么烟?晚上喝什么酒?甚至晚上跟谁睡觉都深入的揭发一下,我觉得我们改革的突破口还是媒体独立的报道,这样可能会好一些,你能否根据近几 年发生的突发事件给我们分析一下中国媒体的作用进行抱怨与不抱怨?

   于建嵘:对于媒体我有比较深刻的感受。我认为现在的媒体实际上不一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开放。现在的感觉开放了,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络的开放。网络开放是由 于有现代科技本身的特点,不是领导人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它是没有办法的问题。我经常写时评。前不久我写了一个评论,评价深圳市长的问题,我投给了南方的一 个媒体,因为它开了我的专栏,后来他给我回了一封信,一般我们投稿过去,他会给我们回信,他说对不起,这篇稿讲的问题很敏感,被主编和谐掉了。我给他回了 一封信说:自宫比强奸更可怕。我投给了上海的东方早报,当天就登出来了。为什么上海的东方早报可以刊登出来,而我们南方那么大的报纸不敢刊登呢?因为他们 要自我审查。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一般给人家写稿子说不用不用为难,你告诉我一下就行了。但是我的稿子一般没有被枪毙的,因为我写的时候会注意哪些地方和 谐。我感觉,我们今天的媒体远没有早几年开放,为什么现在许多问题通过网络可以表现出来,我的结论依然是它没有办法,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人在研究怎么控制网 络媒体的信息传递吗?我最近一直在提倡研究一个课题,就是现代科技对社会运动的影响。比如,自从有了复印机,中国的农民和地方政府生态发生了变化。农民突 然有一天把中共中央的某个文件复印之后贴在那儿,问你们为什么不按中央文件办?一般地方政府都会很惊讶,也很被动。假如没有复印机,中国的农民敢不敢说这 句话,不敢的。我调查信访这么多年,信访农民保留最多的就是复印的文件。所以现代科技实际上已经在改变中国的政治生态,不是由于愿意改变而是被迫的改变, 这是我的结论。谢谢。

© 日拱一卒,不期速成。非商业性转载,请全文转载并署作者名。商业性使用,请联系作者。欢迎访问我的推特:http://twitter.com/ranyunfei
132
老罗英语培训
上一篇: 微博半月“三有”语录49条(3) 下一篇: 冉氏新闻评论周刊(127)

评论(10) 按反序排列
mqw
mqw [89.248.169.*] @ 2009-9-20 9:03:35
我用的是成都网通宽带,最近自由门6.86 6.88 都无法使用了,不知冉老师其他的朋友有没有这样情况,(是否用了什么新封锁技术,才无法使用) 我现在用tor才勉强来到这里,但速度极慢,且十分不稳定,请冉老师和大家能否推荐一下速度快些又稳定的翻墙方法。谢谢
还有,我用tor 怎么也访问不到ranyunfei.com 不知为什么
博主回复 @ 2009-9-20 9:16:12
给大家推荐一款软件,请到此下载,这是我目前用的:www.erights.net

guaguachong [64.246.212.*] @ 2009-9-20 9:13:22
顶。这篇实在太好了。心目中的学者形象。

清风明月 [199.76.187.*] @ 2009-9-20 9:30:50
仰望星空:“大陆何时有经国先生?”

行动改变命运 [65.49.2.*] @ 2009-9-20 10:11:30
其实抱怨是民众权利的一部分,反抗专制暴政,争取民主自由,也是不可让渡的人权.

于建嵘拿台湾与大陆的政治生态做对照,实在太深刻了.TG一直以来的愚民政策一下就露出了破绽!

强烈建议进行大陆台湾(或美国)政治体制优劣大辩论.

特适尔 [66.230.230.*] @ 2009-9-20 10:53:33
于先生说到点子上了。

lastman [99.255.184.*] @ 2009-9-20 12:19:03
三鹿奶粉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是制度问题,而是良心问题。水浒时代还吃人肉包子,酒里下蒙汗药呢!

如果宋朝时有三聚氰胺,宋人天天喝牛奶,宋朝肯定到处都是三鹿,四鹿,五鹿,百鹿,千鹿,万宝鹿的。

我经过多年的思考,得出如下结论:

中国从没有产生一个由全民接受的、真正约束人民灵魂良心的宗 教。

别跟我说古代中国有很多宗教派别,那都是信徒用来求神灵保佑自己、升官发财、求子祈福、驱灾避难、“别人遭难,唯我独存”的、以自利为目的崇拜团体。

中国的每个教派的信徒,包括一部分中国基 督教 徒和天 主教徒,加入宗教时大都这样想:只要我烧了香,念了经,献了牺牲,捐了功德,以后即使我做了坏事,神佛妈祖大仙阎王也会保佑我,关照我的。

一个连土匪、盗贼、贪官、昏君都可以在做坏事前烧香磕头,做坏事后求菩萨保佑的民族,怎会有良心呢?中国人心中的神灵是可以接受贿赂的,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我给了神好处,说了好话,不管我人品如何,言行怎样?他都不会再惩罚我,还会保佑我,赐福给我。

总之,中国人的信仰是“花钱消灾”似的信仰和崇拜,与正义、高尚、诚实、内省、自制、善良、纯洁、奉献、美好和爱等一切高贵的品质基本无关的信仰。

中国人心中的神并非是主持公正的万能之主,更像是一位皇帝或古代县官。

没有一个能监督人心,纯洁灵魂,倡导平等,弘扬博爱,扬善抑恶,舍身取义的宗教,就不会有健康的个体、和睦的家庭、友善的邻里、团结的社会、正直的民族、文明的国家。

没有信仰的民族是迷惘的民族,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变态的民族,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全人类的灾难。

难到一定要等到天谴的降临,我们才会悔改吗?

hhd1659 [192.251.226.*] @ 2009-9-20 15:08:34
lastman 对中国的信徒特别是佛教的心态可谓是一针见血呀。你看那些烧香拜佛的信徒们,满嘴里叨唠的都是些菩萨保佑、升官发财、功成名就,跟西方宗教的祈祷词一比 较,你就会明白,我们为什么跟人家相差那么远。

yangwv [213.140.17.*] @ 2009-9-20 20:37:14
大陆人把佛教的崇拜弄得和做生意一样,只是个民众的现象,这个不是宗教的错,比如象粱文道,他在参悟佛学。别把基督教说的那么好,他们是教义是排他的,等 你在欧洲街头被白人歧视的时候,你再去歌颂他们的仁爱吧。

lastman [99.255.184.*] @ 2009-9-21 5:46:10
东汉末期,民间流传一首诅咒董卓的打油诗,如下: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诗中把董卓同志的名字拆成字谜:董----千里草,卓----十日卜。

这首诗准确地描述了董卓同志必将灭 亡的下场,为最终击溃暴 君的残 暴统 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不能说这首诗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干草,但最起码也是一根不可缺少的干草。

现在,我也模仿着写了一首,请读者自己猜诗中所指。如下:

十口月,遮天日;
金白巾,光明藏。
三水寿,桃李劫;
双尾牛,休作王。

ying8364 [70.127.98.*] @ 2009-9-21 7:24:36
it's pres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