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31, 2011

素什么质zt

所以,还是我们党妈所得对,不要随便上网,网上谣言太多,还是老老实实地看新闻联播,读人民的日报,翻翻环球时报,就可以了。




《新世纪》

-------

很多人可能都意识到,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很难译成英文,比如“突击手”、“不折腾”、“精神文明”、“班子建设”……要是谁能译出“血染的风 采”,那我简直想给他送一面锦旗。在此类词汇里,有一个就是“素质”。
“中国人素质低,所以中国不应当……”,这句话如此广为传播,以至于“素 质”这个词前面少了“中国人”,后面少了“低”,“素质”这个词都显得缺胳膊少腿。但素质翻译成什么呢?译成“quality”似乎最合适,但仔细一想, 如果把前面那句话译成“The qual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is low, so China should not...",显然不合适,因为这句英文再译回中文,就成了“中国人的质量很低,所以中国不应当……”。这是赤裸裸的种族主义,肯定不是说这话的中国人 的本意。
一个词很难译成其它语言,肯定有很多原因。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个词所指向的现象本身其实含糊不清。比如“素质”,什么叫素质呢?直觉 的解释是“文化水平”。但是最新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文盲率现在只有4.0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项2009年研究显示,中国18.3%的 25-34岁人口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高于捷克(15.5%)、土耳其(13.6%)、巴西(10%)等诸多民主国家。可见中国人的文化水平怎么也不算 低。
如果“素质”指的不是文化水平。它还可能指什么?要不就是合作精神。据说中国人“一盘散沙”,这被视为中国人素质低的证明。社会科学里有个词 叫“社会资本”,说的是人与人水平往来的粘性和密度。据一些学者论证,社会资本对于民主运转的意义,相当于机油对于机动车的意义。一盘散沙的社会,就是没 有机油的机动车,开起来肯定稀里哗啦。
且不说后来有不少学者对“社会资本”的政治后果进行质疑,就算“社会资本”多多益善,又有不少研究者指出, 其实中国的传统并不是一盘散沙。传统乡土社会有着细密的社会交往网络和自治传统。村里需要修个路通个渠,各家各户常常商量着集资解决;张三和李四闹个矛 盾,族长或者乡绅往往根据村规给摆平……我在纽约的唐人街,看到已经离开故土上百年的中国社区,每到佳节还聚到一起舞个狮子敲敲锣鼓。所以很难说中国人基 因里缺少凝聚力。
反倒是“全能国家”一登场,宗族、社团、庙会这些个“封建糟粕”被强拆,人们日趋原子化,政治成了唯一的粘合剂。至今强大的政治 体制还抑制着社会资本的积累。“散沙们”想结合起来组织个农会,太敏感。工会,政府不是已经组织了吗?非政府组织?可以,但先得通过48道手续……所以中 国社会散沙化不是强权的原因,而是其结果。如果我一边把你的腿铐住,一边说,看,你现在跑不起来吧,这证明了你没有跑步的能力,哦不,跑步的“素质”。这 连“自我实现的预期”都算不上,这就是“自我证实的命令”。
素质要不就是指规则意识?中国人不爱排队,乱闯红灯……这些现象说明中国人素质差,所 以中国民众需要“素质高”的精英群体给管束起来。成龙大哥所言“中国人是需要管的”,大约是这个意思。这些坏习惯我倒是深有感触,尤其是不爱排队这一项, 有时我简直希望每个商场柜台前都能配备一名交警。
但我也去过港台,也见过人口同样密集的港台市民自觉排队。既然他们也是中国人,说明规则意识这种 “素质”也不是一遇到中国人就发生排异反应。更重要的是,就算中国民众的规则意识不足,实在看不出这如何就能推导出集权体制的优越性。集权体制的隐含前提 是,“素质低”的民众需要“素质高”的官员去教化管束,但是放眼官员的素质,不免叫人胆战心惊。今天打开一张报纸,我们看到在一个官员因为贪污几百万锒铛 入狱;明天打开一张报纸,又看到另一个官员因为贪污几千万而锒铛入狱;今天点击一个网站,看到政府强拆逼得某人上访;明天再点击一个网站,看到政府拆迁又 逼得另一个人自焚。当然此类官员也许不具有代表性,但此类故事层出不穷却是事实。这倒提醒了我们如何理解民众缺乏规则意识:如果“上面”经常在工程招标中 玩内部交易、在土地纠纷中不尊重法律、公款吃喝屡禁不止……又怎么能指望“下面”毕恭毕敬尊重规则?一个随地大小便的人,如何教化别人不要随地吐痰?
所 以就算中国人的“素质”有问题,它更多地是源于制度,虽然也恶化制度。我当然不相信制度的变革可以一夜之间改变文化,但是制度的变革至少可以打开一个公共 生活的空间,而公民素养的培养首先需要一个公共空间,就象学会跑步需要首先解开脚镣。那些说“中国人素质低,所以中国不应该……”的人,也许可以考虑把这 话改成“中国人素质低,所以中国更应该……”。

你为国操碎了心,但它却毫不领情zt

转载

把这家伙的名字得记下来,看清楚这些卖国贼的真面目。长着中国脸,吃着中国饭,领着中国的工钱,竟然把美国都标榜为最,幸好我们中国有世界上最伟大的审查体制和审查工作者(不好意思,或许朝鲜应该是第一,不过俺生是中国的人,死也是个中国鬼,只好替中国说话了),及时把关,掌握了正确的导向。




1 加图是什么?

加图是CATO的音译,早些年大陆译作“卡托”。我2008年的时候,和CATO Institute在华的工作人员在交流的过程中得知,他们更愿意译成“加图研究所”,所以这次的中译本之后,也希望能就这个译名进行统一。

加图研究所是一家思想库。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生产思想产品(以政策评论、研究报告、论文书籍、讲座会议、多媒体网络等各种形式呈现)来影响政策的制 定和执行,这既包括影响决策者,也包括影响受政策影响的群体。关于更多思想库(或称为智库)的内容,我在《K街观察》 这个系列里陆续有介绍。根据麦甘(James G. McGann)教授2010年最新的全球智库报告,加图研究所是全美排名第八的智库,影响巨大。其政策分析曾经与传统基金会等保守派智库一起影响过里根政 府和布什政府的政策,对当下中国的决策者,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什么是《加图决策者手册》?

顾名思义,这本手册是专门为了政策制定者而写的。在这里要叙述长达60几章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我挑几点说一下。

首先,这是智库界第一本系统全面的给“决策者”的指南,在此之前尽管有很多智库为政府提供政策意见和建议,但一般仅仅涉及一个或几个方面,没有这么 全面。这本手册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到第七版,并不意味着它畅销,而是说它的确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并且通过不断修订,越来越传达出靠谱的气息。

有人可能会说,加图研究所是右派的大本营,他们的政策难道不是和传统基金会和美国企业研究所等一道被认为很有偏见么?关于这个问题,我想用本书主编 大卫·鲍兹的话来简单回应:“我们发表文章批评克林顿滥用行政职权。我们的分析员也最早指出布什政府在财政支出上肆意挥霍和伊拉克战争上政府政策的胆大妄 为。但我们也很高兴与两党政府在扩展自由和限制政府方面进行合作。我们与克林顿政府在自由贸易、福利改革、和社会保障改革的起步阶段有合作,而与布什政府 则在减税、回应9·11袭击、健康储蓄账户、移民改革、社保账户等方面进行合作。当奥巴马政府延续布什政府最糟糕的错误或者推动增强和平、自由与繁荣的政 策时,我们也期待有机会和奥巴马政府合作。”

其次,除去传统的经济政策方面的建议,例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外,我想这本书中关于教育、医疗和养老政策方面的忠告,尤其值得重视。这本 书是写给美国的决策者没错,但作者们也没有认为美国的模式就是理想的模式,中间当然也推不出来中国应该在这些方面拷贝美国的公共政策。但对于政府在这些公 共政策中作用的警惕,却是值得各国都去思考下的。总之,有一个基本原则,我认为要反复强调,那就是“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公共政策领域也不例外。

由于现实的残酷性,实际上要推出“帕累托改善”(简单说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没有人不好的政策)的公共政策几乎只在理论上存在可能,而在现实中则是不 断妥协的结果。中国的决策者在拍脑袋决策的时候,通常只考虑攫取跟自己相关的利益,而看不见损失;而更有部分时评作者,只提出片面性的公共政策建议,而全 然不顾自己的建议背后所隐含的成本,有意无意助纣为虐。更遗憾的是他们很多人还是所谓巴斯夏“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分析的信徒,他们不仅能把凯恩斯气活过 来,我估计用不了多久,也能把巴斯夏气活过来。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方面是外交政策,这一部分着眼于美国的利益,展开细致的分析。说实话,中国的外交政策分析还停留在偷偷摸摸的收集情报的阶段,稍 微正式一点的讨论都可能遭到莫名其妙的待遇。如果读者有心,应该还记得2004年《战 略与管理》杂志停刊事件。那篇《从新的角度密切关切朝鲜问题与东北亚局势》文章讨论了一个对中国外交战略来说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该如 何对待朝鲜?结果因为当时有领导人要去那里访问,该杂志惨遭停刊。

而反观《加图决策者手册》,从第46章谈“应对恐怖主义”开始,分别阐释如何加强国内安全,增强全募兵制军队的力量,进而检讨美国对伊拉克、对伊 朗、对阿富汗、对巴基斯坦等国的政策,指责与建议并存,实在是为国家操碎了心。决策者当然会听一听其中的声音。不会像中国一样,你为国家操碎了心,它不但 不领情,还会操了你的形。

3 谁是读者:我又不想操心,我应该读这本书么?

这样自然就产生一个问题。有人会说我又不想操这份心,那么是不是就不用读这本书了?我的回答是:是的,你不用读。

但是,我也要如实告知你不读可能的损失,然后交由你自己去比较得失。如果你不读,你可能被政策制定者忽悠,你也可能被所谓的专家欺骗,你更有可能听 信所谓时评家的妄言。你可能会说,这没关系,我相信党相信人民。这样的话,那我只能祝福你了。实际上,公共政策和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这不仅 仅是决策者单方面就能决定的事情,甚至一项理论上能推进“帕累托改善”的公共政策,也会因为老百姓不理解而遭搁置,或执行不下去,或执行下去的时候就走样 了。

而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公民,而不是已过时的草民,你不能把自己当屁民。在一个公共精神普遍凋敝的国家里,你要做一个公共人。这不仅是为了其他人,主要 是为了你自己。如果你想不通唇亡齿寒的道理,那么就想想你想自己的下一代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吧。

而当你深入思考真实世界的公共政策时,你就自然而然会倾向于更加务实的态度,仔细权衡政策的利弊,以及理论在约束条件下的限度问题,当然就不会嚷嚷 “价格永远有效,市场从不失灵”这样贻笑大方的说法了。因为我们从来要问“到底什么约束扭曲了价格信号,到底又是什么约束阻碍了市场扩展”。事实上,如果 你想轻松打败国内这样的时评家,通读此书,将其中的原理应用到相关的政策领域即可。我认为最多也就是60天的功夫了,一天一篇,轻松击败他们。

4 这本书是怎么翻译的?

我有过一次译书的经历,那原本是我以为的最后一次。我以前也常常批评其他译者的各种误译、粗鄙和疏漏,自那以后,也收敛了。概因译事艰难,各种辛苦 我是知晓的。另一原因是年轻的80、90后们都或多或少接受英文教育长大,比起中断教育的父辈们,对中译本的需求没那么强烈,因为具备直接阅读原文能力的 人已经很多了。

但促使我投身并组织此书翻译也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网络上美剧和后来公开课的字幕组、东西网以及译者小组大受欢迎,使我意识到公众对翻译作品依旧有巨 大的需求,甚至随着英语越来越普及,对好的内容的中译需求不减反增。因为原先不接触此类内容的人,会随着中译版的扩散而关心起来,相当于市场扩大了。

另一个是中国公共政策辩论的水平普遍较低,就像我前面说的那些时评家。他们难以提出对决策而言有效的公共政策建议,使得中国在面临诸如教育、医疗和 养老等民生议题的时候,往往捉襟见肘,使得决策无所适从。是以,当一本能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政策建议的好书摆在眼前时,依旧按捺不住,觉得要将它翻译过来, 这就是《加图决策者手册》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马克思主义的译介到中国的革命与改革的实践,这段历史不仅是一部思想的译介史,也是一部观念的演化史。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 公共政策制定所要求不再仅仅局限在宏观思潮和理论概念,而扩展到政策的细节和纵深之处。更为谨慎和细致的公共政策制定,需要经过公开来回的争辩。这本《加 图决策者手册》从美国顶尖智库的视角出发,以美国公共政策的实际经验为基础,相信不仅对中国的决策者,还是对关心公共政策的公众而言,都是一个有用的借 鉴。也能为提升中国的公共政策辩论水平添块砖、加片瓦。

本书的翻译是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多人协作的结果。这里特别要感谢一下秦伟mm,希望你在香港一切都好。希望香港没蚊子,至少没那么多蚊子。感谢那 些未来的读者们,希望你们从中发现对你们有用的,也希望你们指出其中的翻译错误,并写信给我:lihuafang[at]gmail.com 。让我们有机会在修订的时候感谢你。

5 也许并不多余的话:最和谐

这些话是关于这本书的出版过程的。我2010年春天的时候到美国弗吉尼亚参加一个智库的培训项目,与加图研究所的人联系获得了授权。中间翻译过程就 不说了。原本预计2011年初就能出版,不过对初稿的翻译质量不是太满意,包括我自己的。于是研究院请浙大的贾拥民兄再过了一遍。这样想赶在“上海书展”的时候出版。结果 还是没赶上。

事情出在大卫·鲍兹写的中译本序言的翻译上,开篇说“美国社会成为史上最自由、最繁荣、最和谐的社会,得益 于其遵循了《独立宣言》所确立的原则以及美国宪法所体现的规则。”有审查人士认为“最和谐”的不是美国。我思前想后,虽然认为朝鲜有可能是一个强有力的竞 争对手,但最终还是认为中国的确是“最和谐”的国家。所以在出版的时候,我们就把“最”字 都和谐掉了。因为“最和谐”,我们要“和谐最”,所以耽误了些时间,好在终于可以在 11年11月面市了。

最后让我说一个以前听过的故事吧,说是某大学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 性教育”,让一教授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授问:谁代表先进生产力?学生答:美国。又问:谁代表先进文化?又答:美国。再问: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再答:还是美国。这大概是最好的注释了。

=======================================================

正在进行#1人 1月1书1评#计划。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请[到Amazon 中文站 | 当 当网购买]支持非营利机构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

中国孝子公司成立,每年生产20万孝 子

标签:

杂谈

分类: 非常二逼

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启动 计划五年培养百万孝子

2011-10-31 07:19:00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关键词: 培养孩子;培养模式;培养教育;孝子;孝心;培养工作;慈孝
[提要] 由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30日在北京启动。根据调查,针对孩子的孝心培养问题总结出了“孝心培养适龄化,孝行养成生活 化,过程家庭参与化”的孝心培养工作思路和“百日培养,三年跟踪,长期帮助”的培养模式。

  中广网北京10月30日消息 由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30日在北京 启动。该工程将计划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中华小孝子,为全国亿万孩子树立道德榜样。

  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孙春晨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青少年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旨在通过培养孩子孝心,在 青少年中开展孝文化普及教育,引领青少年从小养成孝亲敬老美德。

  据介绍,自2008年开始,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就开展了针对青少年“成长与孝道”的专题调研。在对100个家庭的调查中,98%的家庭认为,孩子的孝 心与其学习和成长关系十分密切;对各个学龄段100名学生的孝与学习之关系的跟踪调查发现,96%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有孝心;对100名有网瘾和犯罪行为的 青少年进行孝道调查的结果显示,听父母话和有孝心的仅占3%;在对100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调查中,91%的受访者认为,4岁至6岁是培养孩子孝心的最佳 时期。

  根据调查,针对孩子的孝心培养问题总结出了“孝心培养适龄化,孝行养成生活化,过程家庭参与化”的孝心培养工作思路和“百日培养,三年跟踪,长期帮 助”的培养模式。

  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王海滨表示,该工程吸收了孔子、孟子、曾子等圣贤有关孝行教育的思想精华,结合了国内外青少年专家和成功培养 孩子成才的优秀家长的先进理念和经验。针对4岁至6岁孩子的特点,从养礼仪、育孝行、养感恩、拓智慧入手,把孝心培养教育融入到生活中,使孩子在动中学、 在学中动。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组委会主任李宝库指出,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使其从小爱长辈、孝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和健 康人格的塑造具有积极意义,必将受到社会关注、家庭欢迎。

Thursday, October 6, 2011

11名作家对言论审查的评论zt

标签:

杂谈

分类: 八面玲珑

11名作家对言论审查的评论

~ 马克.吐温: 审查制度就是告诉一个成年人不能吃牛排,因为婴儿咽不下去。

~ 萧伯纳:终极的审查就是暗杀。

~ Kingsley Amis:如果你的写作不能让一些人厌恶,那你还不如不写。

~ Andre P. Brink:当谎言围绕我,要我不要说那个关于真相的词;那个词就成为我最想说的词。

~ Heinrich Heine:在那些把书烧掉的地方,早晚会把人烧掉。

~ Ralph Waldo Emerson:每一本被烧掉的书都照亮了这个世界。

~ Ray Bradbury:烧掉书的方法不止一种,而且世界上充满了揣着火柴到处跑的人。

~ Max Lerner:拒绝言论,就是拒绝人类的探索。

~ Evelyn Beatrice Hall:我不同意你的话,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 Voltaire:我们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的笔一如用我们的舌头,冒我们自己的险,犯我们自己的难。

~ Neil Gaiman:哪里成人的言论被审查,我就在哪里变成一个第一修正案的绝对维护者。

来自:11名作家对言论审查的绝妙评论

15

阅读(317) 评论 (2) 收藏(6) 转载(14)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Monday, October 3, 2011

路透社:艾 未未的妻子呼吁中国放弃拘押计划zt

路透社:艾 未未的妻子呼吁中国放弃拘押计划

核心提示:在刑诉法草案征求意见期结束之前 (注:现已结束),艾未未的妻子路青写信给全国人大,要求对修正案第30条、36条、39条中特殊排除条款不予通过。

原 文:Ai Weiwei's Wife Urges China To Drop Plan On Detentions
作者:Sui-Lee Wee
发表:2011年9月28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r3218766484.jpg?x=213&y=141&xc=1&yc=1&wc=410&hc=271&q=85&sig=dy6kPPm_CqZ9lr4nMKXIiw--【原文配图】

中 国异议艺术家艾未未的妻子呼吁法律制定者们拒绝加强可以让异议者在秘密地点被拘押而不通知其家属的修改草案。艾未未被拘押曾经引起过国际上的一片哗然。

人 权倡议者已经谴责中国提出的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可以加固当局的秘密拘押之举,人权律师和长期的抗议者们今年早些时候都曾遭此待遇。

[艾未 未的妻子]路青在一封写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工作委员会的信中说,"如果上述条款得以通过,是中国法制的倒退,是人权的恶化,阻碍了我们文明进程。" (注:这封信的全文可以在文末的相关阅读中看到。)这封信也被贴在了艾未未的Goolge+账号上。

"一个公民被公安机关带走,给家属 一个通知是对公民最基本人权的尊重。"

活动家们偶尔也会写信给人大,但是这些信通常都石沉大海,因为中国的立法机关很少或根本就不会反对 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政策,而中共把稳定看成是头号大事。

艾未未今年曾被拘押81天,在六月底被释放,他是在北京机场被带走的,曾被关在两 处秘密地点。

在她的信中,路青写道,家属们还是没有得到过关于艾被拘押的任何官方回复。

艾未未因为他参与设计了北京的奥林匹克体育馆"鸟巢"而知名,他也是被拘押者中最有国际声望者,他的家属曾反复说起,他因为大胆地批评审查制度和中共的控 制而成为当局的眼中钉。

路青的呼吁没有下文,不过艾未未证实周三早上,他的妻子已经将这封网上呼吁书用快件寄出。但他说这法律制定者们不 大可能回应路青的信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被问及这封信的时候说:"我认为某些人需要更好地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他没有展开更多。

情况不是很好

八月底,艾未未在他获释后第一篇严厉批评北京的一篇文章中说,中国的官员们不给公民基本的权利。(相关译 文:艾未未《北京城》文字音 频

艾未未获释的条件是他不能接受记者的采访,不能使用 互联网,自从发表了前述的评论后,他基本没有再发声。

在被问及来自官方的压力是否更大的时候,他说:"我不能再接受采访了,非常抱歉,我 的情况不好,"并补充说他被"严格"限制不能使用互联网。

当艾获保释时,中国政府说他仍在接受疑为经济犯罪的调查,包括偷漏税。艾早些时 候告诉路透社他还没有接到来自官方的正式通知,说明他被控怀疑犯有什么样的经济罪。

在八月底,由中共控制的中国的全国人大提出的草案中说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在"监视居住"的情况下通常应当在家中接受监视。

但是,政治犯罪则应被特别对待。

草案认为,"那些可 能犯下危害国家安全、恐怖主义和重大行贿受贿罪"的嫌犯可以在不同常规的拘押地点被关押。

类似地,草案中说,"监视居住"中的普通嫌犯和 被告的家属应当在被拘押后24小时通知家属。但是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其他敏感的情况下,"如果这种告知会妨碍调查的话",警察无需告知家属。

中 国的警察已经在拘押时权力甚广,由党控制的法庭很少对这些权力的执行提出不同意见。

Ben Blanchard对本文有贡献,Ken Wills 和 Sugita Katyal是本文编辑。

相关阅读:

路青致函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表达对刑诉法修正 案草案的意见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我 作为一名中国公民,看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公开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订草案的意见,其中,《修正案》"第30条"规定了公安机关可给嫌疑人 指定监视居住地点,不通知家属的特殊排除条款;《修正案》"第36条"、"第39条"规定了公安机关采取拘留、逮捕措施可以不通知家属的特殊排除条款;使 中国公民人身权利无法得到最基本的保障,使监视居住变成了秘密关押,公然违反宪法。我要求全国人大审议时,对修正案第30条、36条、39条中特殊排除条 款不予通过,明确公安机关对任何公民采取拘留、逮捕或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时,都应当在法定时间内不加区别地通知到家属。

我叫路青,中国 公民,画家,我的先生艾未未,一位艺术家,建筑师,公民社会的参与者,发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师,今年4月3日在出北京首都机场海关时被带走,失踪长达 81天,我们没有收到官方的任何手续,不知道他为什么被抓,被关在哪里,身体状况如何。

亲人朋友都为他的下落不明焦虑、担忧和愤怒。艾未 未的母亲,八十多岁,为此日夜担心,寝食难安,只能用药物来控制身体健康,精神上遭到巨大的折磨,家人四处打听,到他的失踪地点备案,到居住地及户籍所在 地派出所报案,写寻人启事,向北京市公安局、检察院、政法委、纪委和公安部写信,都没有任何答复。艾未未81天失踪给家人带来了巨大的身心伤害。

6月22日艾未未先生以"取保候审"名义回到家中,我们是没有得到任何公安机关的手续,他被公安机关带走后,曾被要求签署了一份所谓的"监视居 住"的通知书,被关押在北京郊区一个秘密的地点。

一个公民被公安机关带走,给家属一个通知是对公民最基本人权的尊重。家属不是同案犯,应 当有知情权。当社会失去了对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的保护,整个社会也受到伤害。

一个文明的国家,应当尊重人的最基本的权利。如果上述条款得 以通过,是中国法制的倒退,是人权的恶化,阻碍了我们文明进程。我希望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能限制公安机关执法的任意性,使公民在公权力面前得到法律的保 护,真正实现宪法中所体现的基本人权。

意见人:路青

善意的谎言zt


有一个被急于表现爱心的影视明星和各路媒体大佬及公知们转了无数回的微博是这样写的:

西藏很快就很冷了。请问周围有没有四到十岁孩子的旧衣服和鞋子,因为小朋友衣服少,捐的人少,所以这个岁数的孩子缺衣服。 地址:西藏拉萨市扎基西路工商联小区内西藏攀德达杰职业技术福利学校 邮编:850000 校长:多吉13970062603 也许您的一下简单复制,就能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冬天。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该校校长“太阳的味道”在微博上写的一封求救信:

求助!有没有一种办法让那条西藏攀德达杰需要捐衣服的假帖消失啊?这段时间校长几次被上级领导有关部门叫去谈话,求求大家了!不要再不落实 就当自己原创帖不停贴,不要再盲目转发了!真的给学校添太多麻烦和危险了!不带这么做好事的!

她还在微博上贴了一张该校员工们处理一大堆没有清洗的旧衣服的照片:
56621099x9110d45fc994&690

这类事情在微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言论相对自由的微博,不可避免地变成了谣言的集散地。不但微博提供商纷纷建立专门的打假微博,就连民间自发产生的 辟谣联盟也出现了很多个,但还是比不过谣言的传播速度。

也有很多人对这种谣言满天飞的现象不以为然,他们觉得只要造谣之人的本意是好的就没有关系,因为很多社会变革正是从谣言开始的。可惜的是,历史证 明,绝大多数“善意的谎言”最终都被真相彻底击败了。

这个问题没法长篇大论,只能举几个著名的案例:

这方面的一个绝佳案例就是大麻在美国的遭遇。当年为了防止大麻从少数民族聚居区传入美国的主流社会,一家美国宗教机构出资拍摄了一部电影,取名《告 诉你的孩子》(Tell Your Children)。电影描写了几个中学生受人教唆吸上了大麻,从此性格大变,从父母眼里的好孩子逐渐变成了强奸犯和杀人犯,最终精神错乱,成了一群疯 子。电影拍完后被一个擅长贩卖惊悚题材的电影商买下,将其改名为《大麻狂热》(Reefer Madness)后送往院线,在美国社会引发了不小的轰动。美国政府借此机会大力宣传大麻的危害,美国年轻人相信了政府的宣传,把大麻当成一种极厉害的毒 品,大麻的传播暂时受到了抑制。

问题在于,这部电影所描绘的危害都是谎言,大麻没有那么厉害,只是一种软性毒品。于是,不可避免地有少数胆大的青少年禁不住诱惑冒险一试,试过后却 发现大麻根本没有政府宣传的那样严重,它基本上没有生理成瘾性,更别说毒死人了。这个消息很快在美国青少年当中传播开来,反而促成了更多的人尝试吸大麻, 其中就包括后来的美国总统克林顿。

许多当事人后来都撰文回忆说,正是大麻的例子让他们意识到政府是会对老百姓撒谎的,从此他们开始怀疑政府说的每一句话,最终走到了政府的对立面。可 以说,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抗议风潮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政府在大麻这个问题上撒谎所导致的一次必然的反叛,美国政府妄图依靠谎言来治国,最终搬起石 头砸了自己的脚。

可是,美国政府一直没有吸取教训,还在继续以正义的名义撒谎。据报 道,CIA为了抓住本拉登,曾经在巴基斯坦以注射疫苗为借口,提取当地居民的DNA。此事一经披露,在当地造成了很大的恐慌,并产生了严重的后 果。巴基斯坦盛传美国人试图用疫苗给穆斯林绝育,结果很多人拒绝接种小儿麻痹症疫苗,导致很多儿童死亡。

这件事对美国人自己也没什么好处,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人加入了反美阵营,这恐怕不是美国政府希望看到的结果。

谎言的另一个重灾区就是环保领域,各类环保组织为了达到目的,不惜夸大或者歪曲事实,试图以此来发出警告。比如,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为了引起 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注意,在一篇调查报告中称喜马拉雅冰川将在2035年完全消融。事实上,这只是某位科学家的一家之言,并不是科学界的主流意见。当这 条消息被媒体放大后,迅速演变为一场公关危机,反而在民众中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史称“冰川门事件”。

当然,不光是善意的谎言最终要栽跟头,恶意的谎言同样也会穿帮。比如,很多反对转基因技术的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惜编造了很多谣言,《国际先驱导报》 记者金微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他在报纸上造谣说中国某地农民种植了先玉335玉米后造成大面积老鼠死亡,并质疑先玉335为转基因品种,暗示读者老鼠是 被转基因玉米毒死的。但农业部经过严格调查后得出结论,先玉335根本就不是转基因品种!这件事从根本上动摇了这位记者的可信度,他鼓吹的那些转基因有害 论也就失去了相当一部分市场。

谣言如此之多,甚至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宣传局也看不下去了。国信办的一位负责人最近在新华网发表谈话,要求 有关属地管理部门依法惩处制造和传播谣言的人员及网站,追究其相关责任。看到这里我不得不补充一句:中国政府才是最大的谣言集散地,要想管好网络,必须先 管好自己。

总之一句话,谎言就是谎言,总有被揭穿的那一天。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善意的谎言”,任何试图利用谎言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无论其本意是多么地好, 最终必将自讨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