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4, 2012

财经年会《从法制经济到法治社会》论坛实录 5 con


姚洋:我们四位发言人都做了非常精彩的发言,我们下面进行第二个环节,在座的工作人员可以收集一下问题。我们先对四个发言人提一个共同问题,四位发 言人都描绘了很好的愿景,孙立平我感觉提的悲观了一些,但是也提出了一个愿景,要和过去切割,我给四位提的问题就是方向是好的,但是我们的切入点在哪里, 谁作为第一推动力来推动我们演讲嘉宾所提出来的愿景,我们从江平老师开始。

江平:其实我的讲话已经提出来愿景来了,三步走,第一个是纠偏,这个很好做,而且我提出的纠偏不要大张旗鼓,因为大张旗鼓会伤了原来的领导人面子, 给他们保留点面子。你们不搞法制,现在的领导要坚决来执行法制,那很好啊,所以这一步应该是很容易做的,举手就可以做到的,不需要太多的决心,只要领导下 个决心,做个批示就能做到。

另外一个就是建立制度,我们纲领说得再好听,深化、加强都没有用,必须要建立一个制度,建立一个制度就打牢一个基础,你要是搞社会主义法制必须有几十个、几百个基础才行,当然社会法制还有一个过度期间,给五年我觉得是可以的,太快我觉得也不现实,就是这样。

我想刚才大家说的愿景我都非常赞同,特别是刚才江平教授谈到的三步走,还有孙立平教授谈到的时间窗口,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间窗口,刚才童教授谈到的 宪政,我认为中国要推动法制社会的建设和政治改革,应该在宪法和人大的框架下,因为我们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这个制度,大家觉得我说的这个话可能是一个老生 常谈,喊了这么多年了,但是我心目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把橡皮图章变成一个钢章钢印,它应该为我们的生活切实制定规则,所有人在规则下行事,为了达到这 个目的应该在框架下增加所有人的参与度,作为人民代表应该履行作为人民代表的职责,把人民的诉求带到人民代表大会上。这几年其实人大代表提议案的非常之 多,特别是提法案的非常多,而且现在人大在立法的时候也提到,基本上所有的法律一审之后向全社会公布,大家作为不是人民代表的公众,也可以在法案向社会征 求意见的时候应该也积极的参与到当中去,不要以为这个法律跟自己没有关系,一旦法律制定之后其实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所以公众应该在法案征求意见的时候 参与进来。

学者应该是研究我们所禀承的理念, 光宣传理念不行,应该把理念变成行为规则,让大家来遵守,学者应该引导理论,公众领会到的或者是认同到的理论,应该把它变成一个行为准则。立法的应该是 谁,我觉得应该从行政部门转移到人大来主导立法,行政和人大的关系就应该是行政机关在法律授权的范围之内来履行你的职责,对于行政机关来说法无授权不可 为,对于民政机关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如果有这样良性的互动的话,我觉得法制建设是可以起步。最敏感的问题就是刚才江教授讲的党和政府的关系,咱们先把这 个放到第三步去,先纠偏,再立规则,形成共识之后再进入改革的深水区,谢谢。


孙立平:首先切入点的问题可能不是一个,但是其中有一点我非常同意刚才讲的这个,就是落实法律赋予人大的这些职责,在这当中我觉得至少有三点:一个 是对于财政预算监督的作用,我觉得这个实际是一个非常实质性的内容;第二个对于官员问责的制度;第三个重大立法和决策的辩论咨询的制度。假如说首先有这三 个,我觉得就开了一个很好的头,所以,我想这个切入点我觉得人大应当说是现在可以用的不错的框架,这是第一个切入点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刚才姚洋教 授实际上也提到了是动力的问题,这个动力究竟从什么地方来,我前几天在广东开会,我听到比较多的一句话就是叫做形势比人强,我觉得中国社会将来的动力可能 在这儿,前一段美国的培敏新(音)教授写过一篇文章,我概括为八个字叫做体制未改、生态已变,概括过去十年你要是说体制有多大的变化吗,没有,但是整个社 会的生态已经发生变成了,在体制没有改变的时候,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已经发生了,政府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个队伍不好带了,老百姓变了,政府说的话老百姓也不信 了,这个社会发生静悄悄的变化,这个就是逼迫中国变革的动力。

那培(音)教授讲说我们现在没有希望走到这个前面,但是无论如何要对这样的危机和矛盾做出反应,这个反应的过程就是我们改变的过程,就是我们改革的过程,所以对于这个动力呢,刚才姚洋教授说我是悲观的,这个动力呢不要太乐观,也不要太悲观。

童之伟:谢谢主持人表达一点愿景,我也是长期做宪法研究,研究是比较具体的问题,我刚才对对一些重大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基本观点,其实不是我的长 项。我这里从三个方面具体讲我的愿景,第一个愿景希望我们政治资源的分配要有一定的市场化,因为我们从来都是这样的,政治法律的原则应该和经济资源相适 应,我们之前是计划经济由中心来统一分配的,过去三十年这个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另外就是我们政治资源分配的情况,这里面的问题特别大,可以这么说我们今天 谈话很多经济资源或者是收入分配不公,实际上我们社会分配不公最严重的是政治资源,所有的政治资源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公共岗位,全部都是由一个中心计划分 配的,完全没有个人的努力和争取的空间,从党内来看是这样,最明显的是人大代表的选举,我记得很清楚八十年代的县城还有选民推荐,但是现在走到这一步以至 于把选民推荐的代表差不多是当底层来看了,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反映了一个现实政治资源的分配还是计划统一天下,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变。更具体的说我希望今 后几年至少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它直接的竞争力和差额的选举要实行,至少要实行到省市直辖市这一级,如果十年之后形成全国人大代表差额的竞争性的选举, 我觉得就非常好了。

刚才提到了一句话叫做社会主义市场政治,我还是愿意说社会主义竞争的概念,为什么同志说要讲社会主义这几个字呢,我说要承认我们党的领导,要承认党控制一些关键部分和主要部分,但是要释放一些空间,让人民通过市场行为来争取它。

第二个愿景我希望实现司法独立,一个现代社 会不可能没有独立的司法,我觉得独立的司法是现代社会的标志,全世界现代社会的国家很少没有独立司法的,我们中国长期不能建立一个独立的司法体系,这个对 我们的执政党是不利的,它可能对全国人民和执政党都会承担重大的后果,我是这么一个感觉,我觉得实现独立司法只是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并不对党的执政地位带 来根本性的挑战。这个问题我们要逐步的写文章要说服我们上面的领导层,同时要各界人民在这个问题上面有共识。

姚洋:我要就着您这个问题问您一个问题,接下来我问每一个演讲嘉宾一个问题,我们简要回答,我们反过来我先问您吧,您提出来一个很好的概念,就是要 把我们的国家定义为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提出来社会主义应该有宪政,也提出来要有一部法律,执政党与国家关系。再往下面看,宪法没有说党如何来领导,在我们 的宪法具体条文里面,这个愿景如果说让您来起草,执政党和国家关系法有哪几点是非常重要的,简要的告诉我们。

童之伟:首先我想说的是关于国家的性质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宪法规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这个问题应当说是非常尖锐的问题,我是觉得可以讨论,要找到一种解决办法,克服这个提法它固有的一些弊病,我这里不便深谈。我想以后还有机会谈。

我直接回应姚院长提出的那个问题,就是说执政党和国家关系法,让我起草这个文本的话,我觉得首先要关注的财务问题,我觉得党和国家,党的机构,党产 和国家财产应该是分开的,这个是没有任何的疑问需要分开。分开甚至于说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可能对我们的执政党是有利的,我们过去在台湾考察国民党的党产和它 的国产关系问题,在前两天我在台湾待了一二十天,我很注意这个问题,这一点很重要。我觉得没有专职的党员不拿国家工资,一个是党产和国家资产分开,另外一 个没有专职的党员不拿国家工资,这一点很重要。

还有一点就是它的行为方式,比如说我们实行政治领导,比如说推举委员长候选人、总理候选人、国家主席候选人这个怎么推举法,这个应该是公开,从宪法 来看执政党党内关系它的活动原则不单单是党内的事情,它是国家宪法和法律应该规范的问题,这是最主要的两个问题,其他的以后再谈,谢谢。

姚洋:好,谢谢童教授。对于孙立平教授您也谈一下,为什么离这个法制的轨道越走越远?
孙立平:我觉得不是说我们原来已经很接近法制了,现在又离得比较远了,不是这个意思,应当准确一点说,实际上是破坏法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么一个 程度的意思吧。什么意思呢?其实我们离法制真正没近过,因为我们这样一个体制,老实说是一个集权主义的体制,在这样一个体制法律整个是它的政治制度整个社 会体制的一部分,所以现在我们也在讲法制、讲法制,所谓现在讲的法制也不外乎就是说这个党、这个政府它管制社会那些方式如何以法律来进行,也无外乎这样的 含义,从刚才那个意义上来讲这个社会、这个政府真正在法制的轨道上来运行,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从来没有接近过,没有在这上面运行过。

姚洋:下面一个问题,我想问吴晓灵女士,您在人大已经工作了很多年,我们知道到目前为止还是行政主导,也有一个很长的历史传统,不仅仅是我们现在就 是这样,其实我们在很长时间都是行政主导为主的国家,要达到您说的人大主导立法、问责制怎么实现这个转变,我们有没有一个突破口把它给推行下去?

吴晓灵:我想不是在想象当中有那么一个具体的突破口,但是我刚才讲到的,在宪政的框架下正好地发挥人大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特别同意刚才 孙教授说了一句话,形势比人强,我们怎么样呼吁社会的需求和要求,特别是在现在网络的社会,民众的要求可以在网络上迅速地反映出来,我们作为一个政府怎么 样来去呼应和顺应社会的那种需求和诉求,这个其实对于推动我们的立法,该立哪些法,那些法该怎么立,我觉得都有需求。就是每个人大家都想把人大做实,就有 一种力量让人大做实。

姚洋:江平老师的这个问题,因为江老师说了很多很宏观的问题,我也知道江老师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法学家,我们老说要加强这个法院的权威,如果说政府问有没有这些具体的措施,我们如何加强法院的权威,您给出几点建议?

江平:加强法院的权威,首先你得给法院充分的权利,审判权是法院行使的,法院行使审判权,现在在政法委员会很多的案子还要政法委员会来指示,政法委 员会的指示你能说法院不遵从吗、不服从吗?我们现在提的对于法院工作的三个至上,前两个至上是没有法律根据的,我们前两个讲的是法院是以法律为准绳的,哪 讲了党的利益至高无上,党的利益怎么体现出来,党的利益体现出来就是政法委表现为具体的领导,那你说法院的独立性能够保障吗,那不可能。所以我觉得法院独 立的权利没有,也就是它丧失了它的权威性,这就是最根本的。再加上我们现在各地方以稳定压倒一切这样的态度来处理社会的案件,也形成了这么一个情况,那就 是以稳定压倒一切,那当然就是以政法委员会和政府部门的观点为主了,他认为这是影响了地方稳定的局面所以就必须来执行,在这一点上法院的独立性丧失了,只 是在一般的案子里面可以说它还有一些自己独立审判的余地。

姚洋:谢谢四位演讲嘉宾,我这里手上有听众递上来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问吴晓灵女士,人大代表什么时候可以有法律界别,我们这个是问界别的,什么时候有法律的界别?
吴晓灵:人大代表因为咱们国家选的时候政协是有级别的,人大是按照地区,按照行政区来划分的,没有界别的划分,但是我认为律师、法律界在推动中国社 会法制建设上会发挥很大的作用,有些事情有人较真这个事儿就能往上推进,没人较真就过去了。这次李庄案,就是重庆说他是伪证案,他反过来要起诉重庆检察院 和公安他们做伪证,这一个案件的审理实际上就是江平教授说的纠偏的措施,我们不能靠运动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在法律的准绳之下通过一个个案例的判 罚来树立法律的权威和它的严肃性。

姚洋:第二个问题问江平老师,您提到了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您觉得在未来五年里面推动这些改革的可能性有多大?

江平:推动改革应该首先肯定改革的方向究竟是什么,我个人的理解,这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一个总的方针应该是逐渐逐渐向国际趋同,向世界趋同而不是趋 异,这应该是一个基本的思想。但是在我们的司法体制改革里面明显的我们走了趋异的路线,我们很多方面都强调了中国自己的特色,而跟国际上很多通行的做法不 相一致,这是指导思想问题,如果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我们过分强调了中国跟世界的不同,而把共同价值里面的一些东西,人权、自由、民主、法制,像这样的 一些理念我们如果还是更多强调了不同的方面,那不是很可怕吗,所以我觉得不论在哪个方面既然要改革还是要跟共同的东西相一致,终究我们不是过去的阶级斗争的年代了,阶级斗争年代我们可以强调趋异,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应该更多的走向趋同,这是我的观点。

姚洋:谢谢江老师,第三个问题没有说问给谁,但是我想主要还是我们的两位法学家,这两年法学建树不多,几乎是财经比较活跃,请问是什么原因,两位法学家。

童之伟:我们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过去好多年都是经济建设为中心嘛,所以经济学家总是猖獗一点,这个我觉得也是很正常,甚至于要讨论一点法制问 题还是要在财经的旗号下展开,这个就很能够说明问题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法学家没有得到足够的空间,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法学人士努力不够才干不足 也是要认识这一点。

姚洋:江老师,按照组织者给我的任务,就是请四位嘉宾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一下你们的观点,从江老师开始。

江平:中国要走向光明的未来,必须要有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要有法制的清明,而且只有政治清明才有法制清明,如果政治上不体制改革,法制是没有希望的。

吴晓灵:我是想,如果中国要有序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除了要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这个是一个比较深层次的,稍微远一点的问题。而在现在能够起步 的,我还是希望能够在现有的人大的这个政治框架下,无论是人大代表还是社会公众,还是我们的专家学者,用好这个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用好自己的力量,我 想能够引导国家有序走上政治体制改革的道路。

孙立平:假如说几个月前我还看重顶层设计的话,现在越来越看重来自民间的推动,可能人们认为十八大都是一个相当乐观的情绪,我现在真正的希望是在社会。

童之伟:中国前途在于宪政,从宪政开始做起。

姚洋:四位嘉宾表达了他们的总结性发言,要是让我总结一句话,我重复吴晓灵女士说过的改革还有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我们在座每一个人的责任,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参与,那么改革一定会推进下去,好谢谢。

吴晓灵讲话:《财经》年会2013:预测与战略” 2 zt


吴晓灵的讲话最四平八稳,估计跟她的位置有关系。不过,即便如此,还是可以从中看出许多端倪。中国现在有些事,这些人不是心里不清楚,他们也知道应该怎么做。两个很大的现实阻碍了他们大声地把真相说出来,或真正地干点利国利民的事----第一,党天下。 第二,自身利益集团。


财经年会《从法制经济到法治社会》论坛实录

2012年11月29日 16:20
来源:凤凰财经


第二位发言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人大副主任吴晓灵女士,

姚洋:刚才江平教授从三个方面谈了它对法制的看法,我们下一位发言人吴晓灵女士刚好从人大的角度再做一些补充,我觉得把他们两个人的观点放在一起会非常有意思。有请吴晓灵。

吴晓灵:谢谢主持人,我非常同意刚才江平教授谈到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法制建设的三步,我今天的讲话其实也是呼应一下江老师的观点,这是原来没有想过的,但是恰恰这个讲话的顺序达到了这一点。怎么样把刚才江老师讲的第一点和第二点来落实下去呢?

我认为应该充分发挥人大的作用,推进法制国家的建设。充分发挥全国及其常委会的作用是有序推进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根据我们国家的宪法,全 国人大是立法机构,是代表全国人民的最高的权利机关,我们应该发挥人大作为立法机关在民主立法和监督执法方面的作用,引导社会走向法制轨道。

第二发挥人大在预算审查和监督方面的作用,让行政权利在阳光下运行,让政府变成看得见的责任政府。

第三,发挥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作用,切实对人大任免的干部实行问责制,人大代表不能够只投票选举人,而应该对他被选举出来的人有问责关系。

第二讲一下怎么样发挥人大立法机关的作用,首先明确立法的宗旨,立法是要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核心是制约公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在立法 工作当中要处理好人大与政府的关系,要向人大主导立法和修法过度;立法本来应该是人大的权利,但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由于改革过程当中有众多的情 况发生变化,通过修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有点来不及,因而人大授权国务院做了很多的行政法规,以政策和行政法规的方式推进改革,在当时是需要的。但是现在我们 的国家已经基本上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框架,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更多的法律来自人大,而且应该由人大来主导法律,人大的组成人员有可能知识不够, 但是可以通过人大组织社会的力量和行政部门当中了解情况的人共同组成起草班子,但是必须是由人大主导,这些才能克服现在部门利益之争和部门利益法制化的这 种倾向。

另外要处理好专门委员会与法工委的关系,充分发挥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在立法的过程当中刚才讲的是政府和人大的关系,在人大机关里头有人大 法律工作的委员会和人大的法律委员会及各个专门委员会,人大常委会的各个委员会是常委会的组成部分,是它的权利机构,法律工作委员会是为法律委员会来做辅 助性工作的。但是,我们在现在的情况下,应该更好地发挥好各个委员会的作用,让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切实能够配合专门委员会的工作。

第三,要加强执法检查,督促法律事实和不断完善法律。我们立的法不可为不多,但是重要的法律是没有认真的进行执法,而在执法过程当中没有很好的追究 责任,这样使得一部分法律难以实施下去,还有一些行政法规,还有一些规定,实际上超越了宪法的规定,超越了上位法的规定,我们国家没有建立起来完善的审查 制度,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备案审查制度,如果把违背宪法和上位法的一些做法纠正起来的话,也能够使我们的法律更加的完善起来。时间关系就讲这么多,谢谢大 家。

姚洋:吴晓灵女士的讲话虽然简短,但是内容非常丰富,两个重点,一个是要实行政府官员对人大的问责,另外人大要主导立法,如果这两点能够做到,那我们人大的作用就会真正发挥,回到宪法所赋予的权利上面。

江平讲话 在《财经》年会2013:预测与战略” 1 zt

江平讲话 在《财经》年会2013:预测与战略”  zt


财经年会《从法制经济到法治社会》论坛实录

2012年11月29日 16:20
来源:凤凰财经
0人参与0条评论
姚洋: 各位来宾下午好,我受委托来主持下午这场讨论,这场讨论本利是五位发言人,但是胡德平先生临时有事不能到场,这四位发言人都是大名鼎鼎,省下了我很多麻 烦。我先介绍一下他们,我们的第一位发言人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江平先生,第二位发言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人大副主任吴晓灵女士,第三位发言人是孙 立平教授,第四位是童之伟教授。我们的形式是由四位发言人每个人做七到八分钟的发言,然后他们之间再讨论,大概二十来分钟,我们再接受下面听众的一些提 问,通过条子传到我这里,我再问他们。我们有请第一位发言人江平教授。

江平:我想对于我们“十八大”选出来的新领导习近平同志来说,面临着两个任务,一个是继受,一个是开创,他作为原来的政治局常委这个十八大报告对他 来说是有继受的任务,另外我们看到终究这个报告不是他做的,是原任的总书记做的报告,这样对于他新任的总书记来说他并没有做自己执政的宣言,因此他还有很 多开拓的余地、创造的余地,我想作为我们国家的法治社会来说我觉得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就是纠正过去的偏向,对于纠正过去的偏向,我想我们首先可以看到在我们国家现在仍然许多公安机关伪造证据、误人以罪,这种情况必须要来追究他 的刑事责任。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斯大林破坏法制的教训,也就是斯大林重视公安机关、侦查机关、克格勃这样的机构,结果使得许多无辜的人受到伤害、丧失生命, 这是一个很惨痛的教训,我们的国家法制必须要从这一点开始究竟它的错误,现在公安机关的权利太大,拿重庆来说公安机关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法院完全是陪 衬的,李庄律师的案件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他所代理的被告现在已经出来证明他完全就是假造的证据,类似这样的案件不仅在重庆,在其他地方也存在这种公安机关 的伪造证据,误人以罪的现象。我想我们要提倡法制文明必须要建立法院的权威,而不是公安的权威,如果把公安的权利搞得过大是一个国家的不幸,是一个国家的 法制的不幸。

如果说我们纠正偏向应该说还有第二个方面,比如说现在报纸上登的,我们有很多对于公民通过网络、通过微博来传递消息的,这样一些情况给予劳动教养, 这也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我们必须把言论自由、网络上传播信息的自由加以明确的法律的保障,不能够随便劳动教养、随便治人以罪。

第三个方面我觉得对于现在来说,尤其重要的是纠正司法改革的偏向,我们的司法改革我认为是倒退了,应该是有的司法权威变成了政法委员会的权威、党的 权威。本来应该在宪法上明确规定的法院的独立变成了只能够谈法院的公正,本来我们宪法明确规定的法院是以法律作为唯一的指导方针,我们现在变成了三个至 上。从这个角度来说,能够解决法院审判方面的问题,这应该是我们现代急切需要做的,我们如果能够依照宪法的规定给予法院的权威,给了法院的独立,给予法院以只服从宪法和法律的这个方针,就能够大大振奋我们的法治社会的信心。

我想这一步应该说是很振奋人心的,如果我们能够把现在已经做的偏离了我们法律规定的做法,把它纠正过来,当然不必要大张旗鼓的来纠正,能够默默地把它改变,也是一个很大的振奋人心的消息。我认为这一步做好,就如同我们现在的领导上任了以后三把火里面的一把火。

第二个应该说是建立制度,建立制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群众急切要求而且争议不大的,我们应该尽快地来解决。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至少我们有这样的 一些制度是可以建立,比如说财产申报制度,在西方国家叫阳光法案,这个阳光法案在许多国家都实行了多年,对于担任国家一定职务的领导人必须公布他的财产, 这个没有什么太难的,这个是应该立即可以做到的。但是有些制度方面的建设,还要完善,建立阳光法案要有法律,要有相应的财产申报、监督的一些制度,这些需 要我们逐渐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取消劳动教养制度,这个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或者说我们已经违法12年了。自从2000年我们国家《立法法》通过了以后,在 以国务院的形式、国务院法规的形式来限制剥夺人身自由就是违法的,而这违法的12年我们始终没有改变,原因就是我们担任政法委书记的常委不赞成这个做法, 这不是很明显的用人制来代替法制吗?光一个个人就能把法律所规定的制度,就把它改变了,这是很明显的违法的现象。

我觉得对于预算审查、预算公开的制度也是现在群众呼声很高的,因为我们任何地方的财政都是老百姓纳税的,老百姓既然纳税了,他就应该有知情权,应该 有决策权,而现在我们把各级的预算都看成是国家的财产,这是很荒谬的。我想在选举的制度上,应该说我们也仍然是有很大的空间是可以做的。当然我们很难设想 一下子就做到全国的人民代表由全民来选举,但是至少选举的差额、选举的公开,这些是应该能够做到的。我想这一步如果完成了,等于说建立了老百姓非常渴望的 这样一些法制昌明的制度就得以建立起来,法制的昌明是要靠一个个制度建立才能够完成的,没有法制制度的建立,光是一个口号,不能够实现法治社会的前景。

我想第三步当然应该是深层的政治体制改革,当然深层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包含着制度的建设,由于它是深层的政治体制改革,所以它在现代看来还仍然有争 论,社会上的争议可能还仍然有,而且现在来讨论这个深层次的政治体制改革还不到时机,因为要实现这一个深层次制度的改革,得需要新领导班子在政治局常委里 面建立了良好的政治和组织的环境。有了这样的环境可以说才能够实现这种深层次制度的改革,我所指的深层次制度改革包括我们的党政分开的问题,我们的言论出 版结社新闻自由的问题,我想这样一些问题,应该说等到下一届的常委,这一届常委里面到五年之后有五位又要退出了,将要有更新的人来参加,新的领导的组织体 系也完善了。下面各省市的也都实现了轮换,应该说无论从政治方面,无论从组织方面,完全有希望在新的下一个五年里面实现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些前景。应该 说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在这一点上失去了最好的黄金时期,应该说在原来总书记的第二届任期内,他是最好的能够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黄金时期,但是很失望我们没有 看到有所作为,这一届的政治局常委还可以干十年嘛,如果在下一届五年里面,下一个五年里面必须很好的抓住这个机遇,这个机遇再丧失,中国的前途就岌岌可危 了,这是我的意见,谢谢大家。

童之伟讲话 在《财经》年会2013:预测与战略” 4 zt


财经年会《从法制经济到法治社会》论坛实录


姚洋:孙立平教授提出来一个更加严肃、根本性的问题,最后我们的发言人是童之伟他是做宪法学研究的,我们听听他的高见。

童之伟:好,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朋友,我发言的题目就叫做建设民主法制,国家需解决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因为我们都是学者,就谈理论。我表达五个 论点,第一点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权利和利益的需要,同政治体制能够提供的保障空间过于狭小的矛盾,日益成为我们中国社会重要的矛盾,在有些时间和地方甚 至可能成为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我的一个基本观点。

我说这个话是针对什么呢,针对我们几十年来经常说的这样一句话,就是讲我们现在有什么灾难,我们现实社会主要是什么的时候,我们经常是这样说的, “十八大”报告也是这样说的,就是说我国处于长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我 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什么呢,我们简单的说我们这个定位就是要让我们考虑想到,我们主要是搞饭吃,只要有饭吃了就好办,就把这个民主法制建设放 在一个相对比较次要的位置,我的基本观点是这样的,这一个估计总体来说还是正确的,但是它还有一些不够全面不够具体的方面,哪些方面不够全面呢,我们改革 开放三十年来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怎么可能不缓解人民物质文明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呢,那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原因。

还有它没有反映出在质不变的情况下的量变,我们老说这是基本矛盾,但是这个基本矛盾总是一个不断解决的过程,它的尖锐程度应该是在不断变化的,正常的说法应该说原先这个矛盾是非常尖锐的,但是经过三十年的经济改革之后,这个矛盾变得大幅度缓和了。

第三这个说法没有反映不平衡的现实,固然我们国家有些地方还很落后,按人均GDP来算都很低,但是也有一些相当发达的地区,我们笼统的按照前面的说法就没有估计到这种情况。我的结论就是基本国情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表述,做一些补充,是不是可能的,在理论上我觉得是可以探讨的。

第二个观点要解决好国家的性质的提法,同民主法制、自由、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问题,这也涉及到我们国家的性质,我们现在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值得注意, 一个就是说阶级斗争依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另外我们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个人感觉这一个估计虽然“十八大”没有讲,但是是写在宪法中的, 我觉得这一个估计还是有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分析的一个结果。这样一个结论实际上跟我们所讲的民主是有关系,因为我们如果是在像这样的一个前提下讲民主,这 个民主就不是全民的民主,这个民主中的民还是人民,他是有敌人相对应的,他还是把敌人排除在外头。

另外它讲法制的关系,也受这个影响,另外还有和谐社会建设。另外你要讲专政,我们现在这个国家的性质认定了,就涉及到一个专政,按照国外的说法还是 专政,因为我们说得很清楚它还是独裁,独裁的提法感觉到它跟民主跟法制跟和谐社会还是有一些不协调。但是怎么样办,我个人认为把性质最好定位为民主社会主 义国家,关于人权建设的目标、关于民主法制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如果这样调整会好一些,在国际形象方面会好一些。

第三按照宪法的含义建设民主和民主制度,为什么我们说这个问题呢,就是因为我们在民主形式上一般是两种,一种是直接民主,一种是间接民主,直接民主 主要是全民负责,一半是公投。间接的民主就是代议的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代议的民主,我们谈的民主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尤其是人民代表的选 举,和人大里面的工作机制,离开这个谈民主都不是在宪法的基础上谈民主,有一种离开宪法基础谈民主的倾向。

另外民主正常的含义,过去我们解释是不对的,或者是有很大的缺陷,民主正常的含义应当是多少人统治,或者多少人决定问题,但是保护少数,怎么样保护 少数呢?它是有方式的,保护少数的方式就是让少数人对多数人决定问题的方式和他们所做的决定进行批评,他必须有批评的权利,如果没有批评的权利或者是没有 反对的权利,那就没有民主,这个我们过去强调的很不够。我们在讲社会主义民主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要保障公民的,或者是少数人的言论自由,保障他们解释的自 由,我再重复一句少数人参与民主过程的主要方式是进行批评,行为方式是进行批评。这是我初步阐释的第三个论点。

第四个论点就是社会主义应该实行宪政,中午我们在中餐的时候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对宪政似乎有一种恐惧的感觉,我们说这么一个过程很有意思,实际上社 会主义宪政在前年吴邦国委员长的,全国人大工作委员会报告中就谈到了社会主义宪政史,使用了宪政这个概念,后来有些人说这个不行,好像不利于我们党的领 导,就拿掉了。以至于我们编一本马列主义的教材开始放进宪政两个字,报上去之后就被拿下来了,后来连我们的人大许老师又写了一个报告,又要求这个宪政加上 去,初步是统一了,但是到出版的时候又被拿下来了。拿下来的同志传话说,这个已经不是他们职权范围内的事了,就是他们已经管不了这件事了,就是把宪政看得 很可怕,其实宪政没什么可怕的,严格实行宪法就是宪政。

所以宪政有几点要求,一个是宪法以人代法,现在以人代法的情况太严重了,现在有的同志不是按宪法法律办事,是按照讲话,各种场合讲话,县委书记的讲 话就是宪法,这个其实就是以人代法的重要形式,还有就是内部发文,内部发文也是以人代法的重要形式,有些细节我就不说了。还有宪政的最高要求就是公权力在 宪法当中是明确的,这些职权应该在宪法和法律中有明确规定的职权来行使,宪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机关不能行使。第三个就是执政党严格遵守宪法,在宪法范围内 活动,依法执政,现在我们的执政党的行为在很多方面还是无法可依的,虽然我们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了社会主义法律基本建成,但是政府依法执政在这方面还是很 少,在这方面应该出版新闻法等等,还要出台一个执政党依法执政的法律,很多人说这个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但是这个在我们中国尤其必要,在我们中国社会 当中最大的关系就是党政关系,实际上党政的机构和官员与国家机构和官员问题。

第四,就是宪政的官员要政党化,现在有困难我们还要努力。

第五,要实行宪政必须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作用,也就是违宪的监督机构,十年前胡锦涛主席在现行宪法二十周年的时候,特别强调这个制度的建设,但是很可惜十年来这方面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

第五个论点就是法治社会和和谐社会,只能是法治社会、法制国家建设的一个结果,现在我们有些地方,法制国家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对立起来这个是错误的,这里头涉及到这么几个方面。

一个是和谐社会以公民个人权利的有效保障为基础,没有公民个人权利的有效保障谈不上和谐社会。

第二个它和法治社会、法制国家严守宪法规定的权利,在我们现有宪法中只有办理案件,公检法机关中间有自由,其他的都没有自由,那这个是错的。

另外关于这个和谐社会问题,要建设和谐社会要求,保障司法在社会纠纷中的终止性,我们现在的司法没有终止性。

另外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要进行利益协调,国家社会应该是要进行利益协调,在国家权利内部有争议、有协调,甚至有激烈的冲突才是正常的。如果我们社会要 和谐,我们国家权利机构内部就不能和谐,国家权利机构是和谐的或者是一团和谐的,那么社会的基本矛盾就不能在国家权利内部解决,它必然走上街头,这是我们 不愿意看到的。我今天发言就到这里,讲的不是特别清楚,抱歉。

孙立平语出惊人:政府作恶授权 3 zt


这个版本估计已经是阉割过的了。可即便如此,读来还是如此惊心动魄。

财经年会《从法制经济到法治社会》论坛实录


大陆媒体报导,时政杂志《财经》年会“2013:预测与战略”于11月29日在北京举行,进行到“从法制经济到法治社会”议题时,清华大学社会系教授孙立 平表示,现在“依法治国”对于大陆来说,已经不是哪条法律健全不健全,哪条法律制定出来了能不能执行,而是政府还能不能真正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转。

据指,全场以孙立平的讲话最震撼,近千与会者听后一时静默,台下听众不停点头,主席台上嘉宾则表情凝重。财经网稍后发布嘉宾讲话,删去孙讲话"过激″部份,但有关言论被与会者在微博网上发布,并广被转贴。


财经年会《从法制经济到法治社会》论坛实录

2012年11月29日 16:20
来源:凤凰财经

---------------------

姚洋: 各位来宾下午好,我受委托来主持下午这场讨论,这场讨论本利是五位发言人,但是胡德平先生临时有事不能到场,这四位发言人都是大名鼎鼎,省下了我很多麻 烦。我先介绍一下他们,我们的第一位发言人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江平先生,第二位发言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人大副主任吴晓灵女士,第三位发言人是孙 立平教授,第四位是童之伟教授。我们的形式是由四位发言人每个人做七到八分钟的发言,然后他们之间再讨论,大概二十来分钟,我们再接受下面听众的一些提 问,通过条子传到我这里,我再问他们。我们有请第一位发言人江平教授。

前面两位嘉宾从人大建设和他们的看法,下面请孙立平教授,我个人从他那儿受益非常多,我的社会学概论选的就是他的课,也是我的启蒙老师,他学界和社会上都影响非常大,我们听听他怎么讲。

--------------

孙立平:谢谢各位,各位下午好,我今天的时间很短,想说一件事情,就是今年7月初的时候有个地方请我我做一个讲座,他开始跟我联系的时候说什么时候 请你做一个讲座,一看时间我说行。那讲什么呢?他说讲依法治国,我说讲依法治国不应该找我,我不搞这个的,我是搞社会学的,我说你应该找法学院的专家和教 授来讲这个问题,他说不行,市领导就是要找你来讲,我后来就硬着头皮去了。后来我想让我讲也有一定的道理,我觉得现在依法治国的问题已经不单单是法律的问 题,所以到了那儿我首先讲一个问题,我说依法治国现在对于中国来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我说现在依法治国对于中国来说已经不是哪条法律健全不健全,哪 条法律能不能执行,有法不依的问题,我觉得已经不是这样的问题了,是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政府还能不能在社会上运转的问题,现在就是我们的法制被破坏了这么 多年,现在还能不能回到法制轨道的问题,我觉得中国的依法治国已经是这样的问题。所以当时我首先来谈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这个政府,还能不能真正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转的问题。前一段时间江平教授就讲过一句话,应该是他说的,说在维稳当中,中 国的法制是一个大倒退,就是最近这些年我们对法制的破坏,我觉得现在已经不是一般的破坏了。我觉得这个破坏表现的最为突出、最为严重的是在什么地方?是这 些年我们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和法制国家、法治社会完全格格不入的,而且是越走越远的这样一种政府的运作模式。为什么这么说呢?各位可以想,一个法治社会 最基本的原则是什么?政府也好、政府的领导人也好,办事人员也好最高的原则是执行规则、执行法律。但是假如说就是严格的按照规则按照法律来办事,这个事没 办好,首先不能追究你的责任,不能拿你的乌纱帽来办,要通过改进规则。但是各位想在最近维稳当中我们形成什么样的模式,就是要一个监管,怎么样我不管,这 个模式是一个极为恶劣的模式,维稳是怎么运作的呢?反正你这个地方不能出事,你自己想办法,计划生育也是这一套,反正孩子不能生下来,怎么不能生下来,那 就得自己想办法。前几天我们送一个税务局长,他说许老师我跟谁讲这个理,我们去年税收就是20%,我们今年税收7%都不到,但是税政府定的硬指标就是 20%,你自己怎么去征你自己想办法,你征不来你把这个局长让给别人。这么多事情我们现在都是这么运作的,我们前些天提出来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太难听,我 把这个叫做“作恶授权”,就是在这样一个政府的运作模式当中,你可以看到实际上有一个授权的过程,就是我默认甚至鼓励你用违反规则、违反法制的方式来做这 个事情,你为了达到某个目标可以不择手段,我觉得现在对于法制的破坏我觉得不能理解为是支离破碎的破坏,而是形成一个整个的法制国家和法治社会格格不入的 这样一个政府运作的模式。我觉得我讲这个问题是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现在还能不能回到法制的轨道,现在政府老讲依法治国,各位可以想哪儿是这么简单的事,甚至有人把它想得比较简单, 我今天破坏法制,明天我不破坏了,我回到法制轨道上来解决问题,这不就是依法治国了吗?各位想哪儿有这么轻松的事儿,今天你回到法制轨道依法办事,昨天你 做的事怎么办,你刚做的,用违反法律的方式来做的,那你解决不解决,你把昨天的事儿解决了,那前天还是这个事儿,你怎么办?所以从现在来说我们现在能不能 真正的回到法制轨道已经是一个问题。今年年初在乌坎事件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走远了回头怎么办?我觉得在中国谈论法制建设我们要看到这一点,在社会转型 时期很多地方都面临这个问题,包括台湾蒋经国转型的时候台湾也面临这个问题,有一点历史遗留问题,他也有很多的烂事,最著名的就是二二八,如果要是用法制 的办法来解决这个事情,第二个办法都没有,什么办法?就是拦腰一刀切断,做一个切割,用中国的话来说老问题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新办法解决,把过去的遗留问 题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想一个办法一揽子解决,然后从今天开始重打鼓另开张。

现在中国的问题我觉得已经是这个问题,越早的回这个头、越早的切割、越主动,越晚切割越被动,而且如果现在不及时的话,将来能不能实现切割都是一个 问题,切割你得有一个比较宽松的氛围,政府有决心、有诚意,老百姓有谅解,你才能进行切割,中国现在还有没有切割的条件,我个人看法还不能说完全没有,但 是已经不太乐观。我觉得从现在来看,老百姓还残存一点对我们政府的信任和感情,有的问题就真的解决不了了,你就是道个歉意思一下,有人还感动得泪水涟涟 的,但是现在来看这个泪水涟涟已经涟涟不了几年了,十年就到头了,五年差不多了,如果说到时候泪水涟涟都不涟涟了,就跟你死磕了,那怎么办,那个时候就说 明切割的条件已经失去,切割的机会已经失去,切割都已经不可能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那时候只有唯一的一条路,武力维稳谁不服我就镇压,谁 不服我就镇压,小车不倒我就推。

我们今天讨论这个问题特别是在“十八大”之后中国开启一个新的十年,我们意识到我们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可能历史给我们留下就是这一次的机会,需要 我们有历史的责任感、历史的担当,真正有勇气通过改革做一个切割,把这个国家真正引向法制国家的轨道,那将来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就讲这些,谢谢各位。


---------------------阉割版本:


孙立平:趁老百姓对政府还有信任和感情 尽早切割历史问题另开张

本文来源财经网 2012年11月29日 14:15 我要评论(1171)
字号:
但是我觉得涟涟不了几年了,5-10年到头了,十年可能到不了,五年可能差不多了。那时候只有唯一的一条路,什么路?武力为王,谁不服,我就镇压,这个社会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财经》年会专报】 “就现在来看,老百姓还残存着一点对我们政府的信任和感情,有的问题真正解决不了,有时候你道个歉,有的人还感动的泪水涟涟。但我觉得涟涟不了几年 了,5-10年到头,十年可能到不了,五年可能差不多。如果到时候他都不泪水涟涟,那就说明切割的条件已经失去,切割都已经不可能了。”2012年11月 29日,“《财经》年会2013:预测与战略”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在年会《议题二:从法制经济到法治社会》上如此表示。
  孙立平说:
  刚才我说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现在还能不能真正的回到法治的轨道,我们现在政府老讲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各位可以想,哪儿这么简单的事儿?甚 至有人把它想的比较简单说我今天破坏法治了,明天不破坏了,回到法治的轨道上解决问题,这不就依法治国了吗?但是,哪儿这么轻松的事儿?
  你今天说回到法治的轨道,我按照法律办事,昨天的事儿怎么办?你刚做的,这个用违反法律的方式来做的,你解决不解决?那把昨天的解决了,前天的 一堆这事儿呢,都跟这差不多,你怎么办?所以,现在我觉的从现实来说,我们现在能不能真正的回到法治轨道已经是一个问题。所以,今年年初我写过一篇文章叫 走远了,回稳都难。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从世界上很多现实来看,在社会转型,其实地方很多地方都面临过这个问题,包括台湾蒋经国转型的时候也当时面临过这个问题,当时叫历史工业,有点历史遗留问题这点意思,最大的就是二二八,大家都知道。
  那么,从世界上各个地方的情况来看,如果还能够用法治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第二个办法都没有,什么办?拦腰一道切断,做一个切 割,从今天开始,重打鼓令开张,老问题,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新办法解决,把历史遗留问题,把过去的问题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想个办法一揽子解决,然后从今天 开始重打鼓,另开张。我觉得现在中国的问题已经是这个问题,越早回这个头,越急早的切割越主动,而且如果将来能不能切割都是一个问题。政府有决心,有诚 意,老百姓有宽容,有谅解,这个才能进行切割。
  那么现在中国还有没有切割的条件呢?我个人的看法还不能完全说没有,但是已经相当的不乐观。我还得说一句比较难听的话,我觉得就现在的情况来 看,老百姓还残存着一点对我们政府的信任和感情,然后就有的问题真正解决不了了,有时候你道个歉,有的人还感动的泪水连连,但是我觉得连连不了几年 了,5-10年到头了,十年可能到不了,五年可能差不多了。如果到时候他都不泪水连连了,那怎么办,那就说明切割的条件已经失去,切割的机会已经错过,切 割都已经不可能了。那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那时候只有唯一的一条路,什么路?武力为王,谁不服,我就镇压,这个社会要付出极大的代 价。
  所以,现在我觉得我们今天讨论这个问题,特别是在“十八大”之后中国开启新的十年,我们得意识到我们站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上,可能历史给我们留 下的就是这一次的机会。那么,需要我们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历史的担当,真正有勇气,通过一场改革做这个切割,然后把这个国家真正的引向法治国家的轨道, 那将来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
【作者:《财经》年会专报 】 (责任编辑:江波) 

关于读书会风波致我的学生zt


莫言跟这位老师比起来,就差了不少去了。起码这位老师敢在阳光下公开的表达自己的理念----而不是把自己所谓的理念藏在谁也看不懂的小说里。

关于读书会风波致我的学生


(2012-11-24 10:04:29)
标签:

杂谈

师门各位同学:
写这封可能有些直白的信,是想和你们坦诚廓清一些认识。关于这次读书会风波,非常感谢你们的关心。我理解你们的担忧,因为你们是我最亲近的人。但作为和我 这么多年的学生,作为了解我的积极自我反思及追求生命长进之风格的朋友,我希望你们任何时候,都无需怀疑我对学术的纯粹坚守,无需怀疑我对每个个体人格独 立尊严的捍卫。这是我的一贯风格,也是我每次无奈抗争的唯一动机。也是基于这一坚守,我才为大学精神之沦丧而痛心,为社会缺乏理性宽容精神的暴戾风气而忧 虑。同样,也是基于这一坚守,我从来反对一切以别人(尤其是以学生为手段)的做法,更愤怒于强权对于对于学生的自主活动和独立思考的蛮横压制。
然而,作为学生,你们必须知道,哪些事情是原则问题,不容妥协。你们也有必要知道,人格的独立、自由和尊严是值得坚守的,尽管这种坚守会付出一些代价。但 出于自主自愿的选择判断,出于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出于守护正义和良知的坦荡胸怀,压制会让我们更加坚定和成熟,许多恐惧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刚才,我在人人网上看到了荣静的回复,得知你们私下的商谈和永亮等的建议,比如读书会能否改到校外AA制之类,但这事我早在微博上已有公开回应,姑且摘录如下:“很 多朋友主动为读书沙龙提供校外地点,我非常感动和感谢,但只能婉拒了,希望能够理解。读书沙龙的初衷和原则,就是大学内的正常师生学术交流活动。我之所以 敢全程公开,欢迎各界参与,也是内心没鬼,单纯为营造积极健康、爱读书思考的社会风气。我坚持在校园举行不退缩,这是大学老师的权利和底线。”你们也清 楚,这学期读书会的初衷,原本就从未打算在大学校园外进行,读书活动虽有推动公共理性和公民教育并扩大影响的想法,但参与主体就是学生,我的定位也从来都 是以学术为本的。更何况,在此事目前受到极大关注、甚至有人动辄想往政治上靠的情况下,我们更不可能把读书会放在校外进行,否则性质就完全变了。我不怕别 人的污名化,但我害怕自己做事违背学术自由的伦理。
不过我还是想对读书沙龙以及我的学术坚守再多说两句。其实,衡量一个活动是否遵循学术原则,就看我们围绕书本的讨论,是不是在自我启蒙自我教育的同时,也 坚持基本的学术的话语和传统,并且坚持平等自由的批判和交流。对此我一向问心无愧,并且从讨论的学术深度而言,每次读书会都在进步。想想我们以前读《约伯 记》、读《论语》,读不同的书,不也常常充满争论?那时的学术含量显然比不上今天。
当然,除了这种读书活动本身外,关于对学术自由的维护,还有更复杂的因素需要考虑。想想当年四川灾区调研回来,怀着善良愿望想做个汇报会,都遇到巨大拦 阻。想想我这些年请学者做公开报告受到的那些巨大压力,所以,我们在自我省察的同时,在怀疑是不是坚守学术的同时,为什么又不能稍加思考和面对,真正想扰 乱学术风气的,真正反对学术、压制思想的,真正想在纯正学术中掺杂各种私利和政治杂质的,到底是谁?难道是我们自己?
我不知道说了这么多,你们是否理解。在今天的中国,作为法学和社会科学的学术,从来不是风花雪月和自娱自乐。如果没有基本的公共关怀,如果不了解这个时代 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趋势,如果不在面对“愚陋不堪”的现实中提炼出具有学术意义的问题,那做出来的学术一定是虚假的、毫无意义的。尽管师门大部门同学今 后不会以学术为业,但我希望你们能清楚学术到底是什么,学术的意义何在,你们也要理解在中国,只要你想真正做些有益社会的事,就一定会有阻力,但不能因为 有阻力,就不去身体力行拓宽自由的边界。这是我作为学者和公民的本分所在。
一切以学生为重。我也早已在微博声明,学生作为成熟公民,自己想清楚再参与下午的读书会。我没有权利替你们做出决定,我没有权利鼓动你们,也没有权利拒绝 你们。不过,我说过了,如果有谁因为此事给自愿参与的学生使阴招、穿小鞋,我将毫不犹豫地予以揭露、批判和反击。一个人行得正,心中有光明,还担心什么?
这些年,为了国家和社会,为了大学精神,为了学术底线,我身体力行做过一些具有公共性的努力,我认为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是一个学者和教师的基本责任感所 在。如果大家都明哲保身,不有所呼吁和行动,哪还有什么大学?让一批批学生的青春四年被奴化的教育摧残,是不是最为伤天害理的事情?尽管如此,我必须再度 表明,我无意于追逐名利,不热衷政治,更不喜做官掌权。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普 通的副教授,普通的公民,一辈子如此。在观察社会、对抗不公、艰难付出的过程中,我在思考这个时代的问题,我平生最大愿望也就是带着这些问题,回到书斋, 回到那些伟大的思想家的思考高度那里,做出无愧良心的学术探索,留下一两本拿得出手的学术著作。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你们应该了解我,我对现实政治其 实并不关心,我更关心这个民族如何在理性宽容和爱的基础上成为一个政治成熟的民族。但是,比关心民族未来更重要的,我更大的关心则是根本的人性,以及建立 在这个基础上的个体的幸福。所以,在现实中,我希望你们都像像路德说的,做好日常的工,珍惜并善加经营自己的幸福,关爱你身边的人。最终的最终,我的国不 在地上,而在天上,我以永恒的眼光来看待短暂如浮云般的、寄居的人生。
下午就要读韦伯的《学术与政治》了,我坦然面对各种突发的情况和压力。风雨过后是彩虹,对生活总要有盼望。就让我们谨记韦伯的期待,做一个具有激情、责任 感和判断力的人。我感恩你们一路的陪伴,愧疚于你们为我的各种担忧和付出。我没有别的能量,可以让你们更有钱,更有好的工作,更有地位,但我爱你们。
洪果在下午读书会前,匆匆。
20121124周六上午
此信致(因时间紧,名字可能有所遗漏,请见谅):
黄兴超、陈洁、申文、吴翔、沙尘兴嘉、荣静、陆晓昱、宋泓宜、刘熊擎天、岳媛、高鹏、田翠、尚剑、米粒、韩辰子、张琳琳、周英、肖惠娜、宋健、王小伟、王永亮、杨扬、赵晓阳、刘少杰、于鹏、陈金鼎、赵睿光、曹皖、田晨、吴龙珍、崔映西、万旭、李增强、邓龙阔
20
阅读(1758) 评论 (35) 收藏(4) 转载(42)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 新浪网友2012-11-24 10:39:50 [举报]
  • 新浪网友2012-11-24 10:46:42 [举报]

    所以,在现实中,我希望你们都像像路德说的,做好日常的工,珍惜并善加经营自己的幸福,关爱你身边的人。最终的最终,我的国不在地上,而在天上,我以永恒的眼光来看待短暂如浮云般的、寄居的人生。
  • 吴孟谦2012-11-24 10:47:21 [举报]

    洪果老师:您好!

           深深地被您感动,因为您的理性、坚韧和光明!
           您把自己与您的学生放在平等的维度上来对话,这是您的智慧和同学们的幸运!
           想想那些手执大棒的压制者吧,他们的心灵和词典里是没有“平等”两个字的。
           洪果老师,支持您!
           
    吴孟谦  
    11月25日
  • 许律师2012-11-24 11:00:21 [举报]
    把普通人逼成这样,是为最大的愚蠢。
  • 法律农场2012-11-24 11:06:26 [举报]
    为你的坚韧感动!一个值得尊敬的真正的教授!
  • 木東2012-11-24 11:14:39 [举报]
    谌老师好!
  • xingxuan5422012-11-24 12:02:49 [举报]
    这才是有担当,有自由独立精神,又真心为学子着想的好老师!颇有民国时期那些教授学者的风范!
  • yuys1262012-11-24 12:26:29 [举报]
    支持谌老师,祝一切好!
  • 春暖花开-赵龙-2012-11-24 12:43:00 [举报]
    敬佩先生
  • 天沐雨2012-11-24 12:47:09 [举报]
    西北政法有了你才算对得起西北政法这四个字。
  • 金魁2012-11-24 14:00:25 [举报]
    支持谌老师!!!
  • Renyuanok2012-11-24 14:48:49 [举报]
    不了解内情,但或有人怕有思想的读书会带来不可预计的后果,可是思想是禁止不了的呀。
  • 蝶梦庄2012-11-24 16:04:15 [举报]
    一个纯粹的,可爱,可敬的人!
  • 袁延冰2012-11-24 16:45:04 [举报]

    正直、善良、勇敢、思想,中华民族就是缺少兄这样的人。大学的沦丧,让人痛心。从我做起,从我们做起。坚持!
  • 羊肉泡2012-11-24 17:44:36 [举报]
    这些年,为了国家和社会,为了大学精神,为了学术底线,我身体力行做过一些具有公共性的努力,我认为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是一个学者和教师的基本责任感所在。
     如果大家都明哲保身,不有所呼吁和行动,哪还有什么大学?让一批批学生的青春四年被奴化的教育摧残,是不是最为伤天害理的事情?
  • 霜落荆门2012-11-24 17:48:47 [举报]
    谌老师,作为局外人,我不了解读书会的情况,但我支持您的这句话:“比关心民族未来更重要的,我更大的关心则是根本的人性,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个体的幸福。”
  • 一路有你2012-11-24 19:08:05 [举报]
    校园之大,竟容不下一场读书会。如此校园管理,误国误民误子弟啊!谌老师,为人师表,坚守底线,楷模!抵抗愚民,匹夫有责啊。
  • 问津者2012-11-24 20:05:26 [举报]
    支持谌老师!
  • 2009林毅2012-11-24 20:27:36 [举报]
    我没有别的能量,可以让你们更有钱,更有好的工作,更有地位,
    但我爱你们!。
  • 世纪曙光2012-11-24 23:47:50 [举报]
    支持您  不愧是贺门高徒
  • 谁人不气愤2012-11-25 00:57:05 [举报]

    支持 无数的支持或许国家就进步一点。
  • 蒙恩的周保罗2012-11-25 11:49:25 [举报]
    谌老师,之前在共识网 上看到转载的此文,当时心中就有疑惑:作者的理性、勇气、爱的源泉是什么?尤其在中国高校弥漫着急功近利的氛围、身居高位者普遍官僚化,身居低位者则普遍 犬儒化的大背景下显得尤其突兀和可贵。直到看到你博客个人资料上的图片,一切的疑惑都有了答案。或者说在看到博客之前我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愿那位至高者 不断赐予你勇气和智慧,去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去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如此,我们的人生在任何景况和环境下都是有意义的,也实现了他创造我们的目的,他所 赐予的远远大于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一切荣耀归于那位至高的主宰!
  • 大漠孤烟2012-11-25 13:28:19 [举报]
    文章写的不错,值得读!
  • 明月朗照万里天2012-11-25 20:29:22 [举报]
    千万个谌老师站出来,中国大家就有希望了。当前中国的大学已经成了养猪场。
  • 东莞木地板团购2012-11-26 00:19:48 [举报]
    有一种问候平常却很温暖;有一种信任无言却最真切;有一种友谊清纯却很长远!      
  • phanarbazus2012-11-26 00:31:29 [举报]
    支持你,如果高校里能有10%的老师有你这样的骨气与理性,事可成矣
  • 南通慧团2012-11-26 07:15:47 [举报]
    带着一颗真诚的心,领着真诚的脚步,轻轻地来到你的空间,带给你一声真心的问候和祝福,给我的朋友带来一份美丽心情.........
  • 寒风依旧2012-11-26 14:17:29 [举报]
    我不了解读书会,但我 因看了你的这两篇文章而有了新的想法,很感动,也很伤心。如今的我,也不过是一个工科学生,我不明白很多事情,很迷茫,我对未来一无所知,我挣扎痛苦,或 许今生我将与学术无缘,也将走得异常艰难,但我一定会做些什么,让我们之后的人好一些。也希望你们一切安好。
  • 寒路孤客第二季2012-11-26 15:40:23 [举报]
    你们可以用现行宪法保护你们正常的读书活动,现行宪法许多条款其实还是蛮感人的!
  • 新浪网友2012-11-26 16:09:51 [举报]
    已经毕业8年了,没想到政法变成这样。
  • 新浪网友2012-11-26 17:05:48 [举报]
    毕业的师弟顶!愿安好!
  • 清清2012-11-27 09:15:18 [举报]

    1`我希望你们任何时候,都无需怀疑我对学术的纯粹坚守,无需怀疑我对每个个体人格独立尊严的捍卫。

    2` 我更关心这个民族如何在理性宽容和爱的基础上成为一个政治成熟的民族。但是,比关心民族未来更重要的,我更大的关心则是根本的人性,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的个体的幸福。所以,在现实中,我希望你们都像像路德说的,做好日常的工,珍惜并善加经营自己的幸福,关爱你身边的人。最终的最终,我的国不在地上,而在 天上,我以永恒的眼光来看待短暂如浮云般的、寄居的人生。

    再读至此,如鲠在喉,在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主必赐平安给你,我每天都在为你祷告!
  • 思想火2012-11-27 16:02:23 [举报]
    加油!
  • 不跑居士2012-11-28 13:05:04 [举报]

    在有庆兄的博客里不能跟贴,就留在这儿吧,算作对学术伦理与思想自由追求的青年同仁、前行者的致敬!
    :在平静的绝望中我们习惯了绝望,但清醒的绝望亦让我们感受到前行者的美德、深刻的悲悯。一个民族死了。但这里的人必然要从死中走出来,这也许是践行者决定潜行的意义。
  • 活尸的毒2012-11-28 14:37:06 [举报]

    着实感动到了。

    “我感恩你们一路的陪伴,愧疚于你们为我的各种担忧和付出。我没有别的能量,可以让你们更有钱,更有好的工作,更有地位,但我爱你们。”
    我们也感恩你一路的陪伴,更多的是相互扶持,至少我不需要你说的那些,好的工作、地位、金钱都比不上你本身给予我们的价值和我们共同经历创造的价值。
    我们也爱你。一直陪你并行。到死。
  • 梁万鸿2012-11-29 17:31:02 [举报]
    我也赞同,谌洪果大学教授选择的是教育的选择还是归于教育的选择

大学读书会被禁事件中的学术与政治zt


标签:

杂谈

1110日 起,我个人发起了大学校园内的读书沙龙活动,参与主体是我带的研究生和自愿参加的本科生。初定本学期一共只搞四期,连续四个周六进行,分别阅读穆勒的《论 自由》、达尔的《论民主》、韦伯的《学术与政治》、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考虑到这种积极健康的学术思想交流活动,可以促进社会的爱读书、爱思考 的精神风气,所以决定每期皆在网上公开时间地点及讨论过程,并欢迎西安其他高校的学生及有兴趣的人士旁听交流。适逢西北政法大学官方也在举办“读书文化 节”,心想这真是相得益彰、和谐互促的大好事。
第一期、第二期皆顺利举行,讨论的内容尽管由于时间所限和带有普及性质,还不够深入,但始终确保了基本的学术规范性。到第三期海报提前网上公布后,读书会横遭禁止。1122日(周四)上午10点多,我向传达禁令的院领导坦承了读书会的初衷、原则、方式,并表示:理解校方的压力和做法,但我非常希望能告知到底是什么原因、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读书会不能进行。虽然我坚持教师学生在大学里有着以各种形式读书的基本权利,但内心已决定妥协。
没料到下午两点多我刚到办公室,便接到校方的另一个通知。原来在上午我真诚陈述完意见并天真等待回应的过程中,校方紧急召开了职能部门会议并作出如下决定:1、读书会绝不能搞,所有教室、会议室、资料室都不许使用;2、通知 相关老师不能参与;3、要求所有学生不得参加读书活动。
这三个决定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也触犯了我无法容忍的基本的学术自由独立的底线。西北政法大学,你这是怎么了?一所堂堂的大学,听命于不公正的指示倒还罢 了,怎能如此变本加厉,完全无视大学的基本功能和使命?我认为,校方的这三个决定是无理、傲慢和蛮横的。其潜在的意思就是:我们不用听你的解释,也不必向 你说明禁止的理由,只要是上面禁令的,就坚决不让举行。大学管理者的职责所在,似乎就是只唯上,不唯学。那你们平日口口声声的以学生教师为本、教学学术至 上到哪里去了?是的,你们有压力,但有压力难道就是彻底顺从的理由?你们的责任伦理到底是作为学术守护者还是政治驯服者?我为自己所爱、所工作的这所大学 的如此荒唐决定感到痛心,当晚,我焦虑并彻夜难眠。
但我从头到尾都坚持着理性和尊重校方的做法。尽管此时已经对读书会的举行不抱任何希望,但我还是想平和地与校方多做些沟通。从当晚到第二天(周五),我以 短信、电话、面谈等方式,与从学校到学院的五六位领导都进行了联系,尽管他们要么没接电话、要么含混几句,要么安慰说确实没办法,上面的任务,但他们对我 的态度都是友善的。然而,他们都在回避着关键的问题:我做错了什么?如果没有我错的理由,那为什么要禁止一场单纯的教学学术性的读书活动?
很多人说,这种事情禁了就说明人家认为你有问题,你还询问理由,不是迂腐吗?是的,我承认我很迂腐。但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有点基本尊严、不被粗暴对待的 和谐社会,询问理由就非常重要。然而我必须尽量从理解校方、理解上面的命令者的角度出发,多方面做出有利于稳定的努力。正好院里有领导给我善意的建议:让 我按照学校有关举办研讨会讲座的规定,以正规程序填写申请表,然后由校方尽量跟上面沟通,这样把读书活动完全纳入可控制的小范围内,让学校有交代,让上面 也放心。我想这的确是化解问题的好办法(尽管我并不认为读书活动属于研讨会范畴,并且也认为学校研讨会讲座须经审查的规定完全是不合理的),于是便积极配 合,抓紧写申请,并附带了说明:如果觉得读书沙龙的名称“公民自治合作”有问题,就去掉这个名称;如果认为读的书、讨论的方式有问题,就进行调整。
申请提交上去,下午得到的回应是申请主体不适格,不予批准。至此我已做了所有该做的努力,加之在这期间得知读书会准备发言的学生已被校方谈话和警告,校内 所有可能读书的场所的管理者也都接到了严禁使用的命令,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再继续退让,那我就是愧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就是彻底放弃我基本的做人的 原则。于是,半个小时后,我正式在微博上发布了这条消息:“为捍卫学校内读书的原则,守护大学自由独立精神之底线,我决定本周六的读书沙龙活动继续在政法 举行,时间不变,地点是我的办公室,行政楼228房间。我抗议校方对学术教学活动的压制,尤其是抗议校方威胁学生不得参加读书活动的做法。但为保护学生,请各位自愿参与的同学作为成熟公民,千万想清楚再来。”
星期六下午两点半,在经历了各种巨大压力、我的心里也饱受煎熬的情形下,在做好最坏的打算之后(比如被人搅局、读完后我被带走),第三期读书沙龙终于正式 举行。我的办公室狭小简陋,被书堆满,挤站着最多也就容纳十人,没想到自发来了五十人左右,基本学生占一半,西安热爱思想文化的人士占一半。当然,来的人 中也包括几个心不在焉的面孔。我都无比感谢和欢迎。鉴于人多,读书会只好临时放在了旁边的楼道进行。好在这是周末,没人上班。两个小时的读书会,大家和缓 地交流读书心得,尽量控制掌声,保持楼道通畅,维护环境整洁,自觉做守法的好公民。读书会最后的总结中,我说了一些话,大意是:“我们今天终于站着把书给 读了。我其实是一个很脆弱的人,也是一个很忧郁的人,但,我是人,我不能没有一点人的坚守。我又没有反党反政府,所以很困惑自己到底错在哪里……”
我拙于表达各种感谢,只知道我亏欠了太多太多关爱我的人,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我亏欠校内提供各种帮助和默默支持声援的许多教师同事,我不愿让我的 朋友们因为我个人的活动而担上莫名的风险。我尤其是亏欠了我的家人。因为这件事,我让夫人担心受怕,自己没有在周末陪伴儿子。直到今天下午,我才专门陪夫 人孩子去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是我最幸福的事情。我也特别对不起我的学生,因为这件事,让他(她)们跟着受累、受无辜威胁,尤其是两位刚成为我的 研究生的小女孩。本来是跟学生读书交流,促进她们学习上进的好事,却成为她们精神的负重。好在周二晚师门将有场吃饭聚会,我会好好拥抱你们(请狄马同志不 要吃醋)。
对于那些阻拦这次读书会的诸公们,我要说,你们力量强大,我在你们面前就是孤独的个体,简直不堪一击,但我发自内心对你们毫无抱怨,我真的理解你们的职 责、顾虑和敏感,但既然这已经成为公共事件,我想我有必要借助这次读书会的主题“学术与政治”,来就我的读书活动中可能被你们认为是敏感的、被政治化的地 方,一一做些申辩,希望你们能耐心倾听:
——关于读书沙龙的名称问题。有人猜测:读书会就是因为名称不对才遭禁的。是的,我从不讳言读书沙龙的名称是“公民自治与合作计划”,许多人说你搞读书活 动就是了,为什么非要起这个敏感的名字。敏感吗?难道为自己的学术活动叫上一个符合自己关怀和理念的名称都不行?况且,我在第一次读书沙龙上就已对这一名 称有明确解释(可见网上视频)。这只是我有感于西安9.15事 件中打砸抢等暴力行为对和谐社会的破坏,只是基于我对这个民族动辄付出流血代价的忧虑,而倡导的一个主题性的活动名称。其主要内容就是主持些读书会和请些 人来讲座,通过这样的公民自我教育,来传播理性、宽容和爱的公民精神。所谓自治,无非是强调公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人格独立、心智健全等;所谓合作, 无非是弘扬建立在个体基础之上的公共关怀、理性交流、团队合作精神等,难道这些不利于稳定和谐?这种没章程、没组织、就我一人单干的活动主题,与组织党派 有什么关系?我知道,一定有许多人会直觉地认为公民、自治、合作等词有阴谋化政治化之嫌,尽管我对此在诸多场合都已有明确交代,你们非要不信,非要那样理 解,我实在也没办法。无论我绞尽脑汁安什么样的名称,在有些人的眼光中都会变得异样,我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在一个名称是否敏感上浪费时间。我今后仍会继续使 用这个名称作为我开展公民教育等学术性活动的主旨。即便我放弃某个理念,也绝不是因为这个理念是敏感的,而只是因为这一理念是不正确的。
——关于读书会本身的问题:有人猜测:读书会本身就是遭禁的理由。许多人说,你课堂上教教书、搞搞自己研究就行了,没事搞什么劳神的读书会干嘛?要知道, 当年什么什么革命党就是靠这发家的。说实话,我带着学生或帮助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已经有很多年的经验,还从来没把读书会的内涵往这方面想过。1990年 代中期,北大李猛、强世功、赵晓力、郑戈等组织的读书小组,对他们自身教益颇大,对我们这些后进的青年学生也影响深远,他们那批人业已成为今天中国法学的 中坚力量。难怪赵晓力曾说读书会是“无形的学院”。在那之后直至今天,中国各个大学的各种各样的读书会早是多得不计其数,成为大学一道美丽的风景,这么多 教师学生都在组织读书会,到底是为了追求知识本身,还是为了闹革命,玩政治?我百思不得其解。社会科学的著述以读书会的形式进行公共阅读和讨论,本来就是 至为必要的,而且,今天的大学,早就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讲授,更重要的学习就是这些读书活动、论坛沙龙、网络交流、社团锻炼等。连读书会都被政治化了,大 学还有什么出路?
——关于读书会的公开与秘密问题。有人猜测:读书会被禁就是因为你太公开。许多人说,反正都是读书嘛,私下或秘密进行就可以了,何必搞得那么大张旗鼓?我 再次感到不解。怕搞阴谋所以不行,活动全程公开也不行,这叫人怎么办才好?我的回应很明确,首先,我又不是搞地下党,非要故作神秘干什么?其次,不对外公 开的别的私密形式的读书会,我也参与过不少,比如我和学生以前更常见的读书方式是不超过十人,一学期只精读一本书。但那能说明什么?说明我搞另外的公开 的、人数更多点的读书形式就是错误的?作为教学教育实践的尝试,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积极探索那种公开化的、带有普及性质的读书活动?比如我的这种读书会,就 是试图在小范围精读之外,精心选择四本不到两百页的大师经典,分别涉及对自由、民主、学术、政治、革命等基本概念的正本清源的学术辨析,可以一周讨论一 本,正好非常适合所设定的公民教育的主题,怎么不行?我公开读书会的安排和内容,甚至欢迎相关部门的人来观摩,不正说明我没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问题恰恰 在于,为什么就只能允许某种单一的读书形式存在?难道你们心目中认为政治正确的那种单一适当的读书会形式,不也是从无到有探索出来的结果?
——关于跨校读书会的问题:有人推测:你的读书会之所以被禁,就是因为你不只在政法本校进行,还跑到西安外国语大学进行,这种跨校横向联合,当然会触犯当 局的神经。我对这样的看法只能哭笑不得。第一期读书会本就是在政法举行,每次读书会的书目、主题发言人选、议程的确定,从头到尾都是我一人在安排,从来没 有过和谁联合的问题。只不过因为第一次读书效果很好,温厚好学前来参与的西外王天定老师见这种尝试很有意义,值得让外院的学生有所感受,活跃一下那边的学 术氛围,所以便建议第二期放在那边举行。过程就这么简单,连这也被视为有政治敏感性,你让我还能说什么?幸好我一开初规划读书活动时,就从未想过要到大学 校园外阅读。虽然我追求有更多人的关注,想要把读书这种正能量辐射至社会,为社会和谐带来积极影响,但每次读书主角仍然是几位学生和一两名教师,其余基本 就是参与旁听者,实质仍然是以此作为大学教学活动的一个适当补充。要是我当初把读书放在校外,说不定早被安上了什么罪名。我不把读书活动安排在校外,就是 因为我是在做教师的本分,这在我看来就是最正常不过的学习活动。我听闻有人甚至因此发挥联想说你这次在本校,下次到外院,再下次不就可能会到广场去阅读? 我想说,这种无节制的主观推断,其实就是最典型的阴谋论思维。
——关于读书会内容的问题:有人猜测:读书会被禁,是因为读的书有问题,你们要组织读十八大报告就好了。对此看法我倒马上能找到反例,多年前就有人因组织读82宪 法被禁止的例子,这又怎么解释?出于学术性的宗旨,我绝不可能组织学生读报告或政治文件的,甚至我一直给学生的建议都是办读书会最好别读当代国内的著作, 要读就读一流的经典,越古典越好,这是学术和眼光的训练过程,不要匆忙想着读书要解决哪个现实问题。许多人说,你看,你列的这几本书名有自由、民主、政 治、革命等词,这还不敏感,吓死人啦。可是,这些书都是国内公开出版的学术经典呢,觉得这些词敏感?你试试把这些词统统去掉(包括去掉前述的公民、自治等 词),看看我们的宪法将会七零八落、残缺不全到什么地步。况且,我每次都在强调,我们的讨论完全局限于学术概念、传统及源流的理清辨析。若敏感到这份上, 这世上还有什么书可读?
——关于参与人的数量的问题:有人猜测:一个读书会居然有四五十人,这就是被禁的理由。这些人数真的是不稳定因素吗?要知道参与读书的主体始终是学生,自 愿前来的社会人士也都是抱着求知和思想交流的心情来的;我甚至在海报中皆要求参与者最好都通读我们要读的书目,以便讨论的主题更集中更具学术含量。你真要 说敏感,三人以上就足以成立支部呢,是不是所有三人以上聚会都取消?重要的是看我们聚在一起是在干什么,大家通过读书,变得更理性、更成熟,更阳光,更充 实,能说这些人会破坏社会稳定?的确,我内心也认为读书会四五十人规模还是多了些,但我的这一考虑完全是从学术讨论的充分有效角度出发的,同样根本无关于 政治。何况我们读书的过程平等交流,思想争论,不骂人不打架,不抱团不发宣言,完全遵守校内读书场所的一切文明规定,难道还值得风声鹤唳地予以禁止?
——关于读书策略的问题:有人猜测:你要能再有策略一点,读书会不就顺利进行下去吗?是的,以上概括了那么多的关于关于,这些“关于”归结到一点,即是我 们习焉不察的一个苟且的思维,那就是你如果做什么事,要多讲策略关系技巧(原则呢?),只要能把事办成,怎么怎么灵活些都行。我想声明,我不是玩政治,也 不是做交易,不过是在读书,不过是在坚守学术自由的底线,我何必讲什么策略?如果说我讲什么策略,那我的策略就是始终把人当目的而不是手段,我的策略就是 面对莫名的压力,仍然尽可能秉持宽容、忍让、善意、尊重、理性、阳光、健康的心态进行沟通交流。我的策略就是我的目标和做人的姿态。我喜欢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更加简单化,而不是以策略为名不断揣摩公权的心思意念,而忘了该时时拷问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在做着无愧良知和使命的正确的事情?正是因为这样的策略思 维、斗争思维和政治思维,使得太多人一方面对政治公共生活报以极度冷漠的态度,另一方面又整天都生活在政治化的疑神疑鬼当中。长此下去,我们的制度文明始 终无法上一个台阶,我们的民族也就始终无法成为一个政治成熟的民族。
请原谅我如此冗长的申辩。我已经无路可退。在中国的大学校园,为了一个读书活动的自由,居然要承受如此大的压力,我无言以对。我没有悲壮感,只是感觉凄 凉。我知道我这次抗争的后果,只会使我在这所大学的处境更加艰难,我今后想要做任何事情,甚至正常的教学工作,都可能被更加重点照顾地选择性执法,会继续 受到百般刁难。我知道后果,但我必须做,我自己承担,这是我的责任所在。我不听命于政治,但我听从于内心的呼召。为此,我还是要旗帜鲜明表明下述基本的立 场,尽管我对学校或有关方面是否会有所理解,不抱任何期待:
大学就是要以教学学术为本、以追求真理为本、以捍卫学术的独立和自由为本,以守护社会的精神和良心为本,这一点,天经地义;
大学就是要以服务学生、服务教师为中心,学生忠于学习之本分,教师忠于师道之操守,这一点,天经地义;
大学里,师生从事教学学术活动,有权要求使用空闲的教室、会议室、报告厅等活动场所,学校的管理者必须配合提供,这一点,天经地义;
大学里的各种讲座、研讨会,除了官方占据资源畅通无阻举办的外,必须鼓励、允许学生社团、教师个人申请和组织各种类似的学术教学活动,这一点,天经地义;
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为培养健全人格,为锻炼创造力、想象力、团队合作能力,所探索的各种丰富多彩的学习和社会服务活动,校方除了给予必要的业务、安全等的培训、指导和监管外,不得压制,这一点,天经地义;
大学教师课堂上的授课内容,免于外在强权的干预,但教师自己必须受到学术伦理、价值中立、允许质疑等理性规则和基本良知的约束,这一点,天经地义;
    大学里没有政治的位置,公权不得进行政治奴化教育,教师不得进行政治煽动教育。但是,学术研究有必要及时回应政治现实中所发生的问题,予以提炼,并进行客观化、学术化、全面化、中立化的思考,这一点,天经地义。
以上所表明的立场,其实皆是在被动维护某种消极的自由。这些立场,是基于大学教育基本性质而提出的,我不过予以归纳总结,其中没有任何独创性,也不需要任 何独创性。我知道我对这些立场的重申,不会取得什么现实的效果,但我相信它们绝对不是口号,而是事关中国大学教育生死存亡的底线和原则。一句话,让学术回 归学术,让政治回归政治。也是基于这一理由,我们本来121号 预定阅读《旧制度与大革命》的读书活动,将暂时中止。理由不在于我们没有地方读书,我们完全可以再次站着把它读完。但是,由于外在的干扰,从这次韦伯的读 书效果来看,我的学生黄兴超、高鹏,以及我本人,尽管对韦伯这本书早已读过数遍,但现场发挥都不在状态,而另外两个学生的发言,也因心神不定而只能照着稿 子念,甚至那个女生的发言也因定不下心充分准备,只能念些别人的韦伯研究成果。这完全违背了读书会的初衷,如果我在这种情况下再坚持下一期阅读,那就不是 在为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为反抗而读书,那就是把读书作为工具,那就违背了以学术为业的精神。所以, 我们必须等到心态平和后,再继续阅读最后一本书《旧制度与大革命》,但肯定会阅读的,时间地点待定。
围绕这次读书会被禁事件,我分别写了两篇文字,除了这篇长文字,还有一篇是我在周六上午焦躁等待着下午的过道读书会之前,在情绪最低落的时候,写给我的学 生的公开信《关于读书会风波致我的学生》。我就权且把这两篇文字作为历史的见证和记录,尤其是作为阅读韦伯的《学术与政治》一书后的读后感,以向韦伯这位 纯粹的学者、高贵的灵魂致敬!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教育者,我为今天的大学堕落而感到羞耻,这种耻辱感尤其针对我本人,我是其中的一个分子。今天没有谁有资 格说自己是个称职的大学教师,一个都没有。我们就是堕落的一代,没有任何光荣可言,我们愧对祖先和子孙。
 
62
阅读(4210) 评论 (71) 收藏(17) 转载(91)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 magic付2012-11-26 11:06:20 [举报]
    支持
  • 近水楼主2012-11-26 11:09:00 [举报]
    好!
  • xinjie198857com2012-11-26 11:16:45 [举报]
  • Alpinist19822012-11-26 11:24:19 [举报]

    zhichi 
  • 老钶K2012-11-26 11:47:33 [举报]
    不愧为学者,这篇雄文写的太好了,逻辑严谨,置辩得体。收藏作为范文。离西安有些远,否则就听您的课了。
  • hytnsn2012-11-26 11:51:21 [举报]
    感觉除了这句,“我对 你们毫无抱怨,我理解你们的职责、顾虑和敏感”,这句话还有点情感作用以外,其他长篇大论一二三四五六,纯粹就是对牛弹琴。不是人家听不懂听不懂的问题, 本来就没什么不好懂的,人家的聪明程度绝对不输于我们,问题是在于,人家在那个位子上,注定了跟咱走的就不是一条道儿,脑袋出问题的才会去听你那些连篇废 话呢。谌教授之略显迂腐,不在对学术思想自由的坚守,而是对现实保守势力抱有过多幻想,由此也让自己倍感挫折和烦闷,何苦来呢。专心把这项活动做下去,多 看看朋友们的热情,不要给自己无谓的压力,指望上边的理解同情,那不共产主义了么。
  • 互联网改变中国2012-11-26 12:06:53 [举报]
    支持谌老师。
  • young2012-11-26 12:06:55 [举报]
    希望不要被和谐了。。坚强不屈的学者!
  • XyArY-2012-11-26 12:10:25 [举报]
    顶,支持你,老师
  • 木東2012-11-26 12:29:22 [举报]
    支持像谌老师这样有健全人格有思想有灵魂的老师
  • freebeer2012-11-26 12:33:24 [举报]
    知识分子。
  • al3242012-11-26 12:36:19 [举报]
    支持谌老师
  • lzblww2012-11-26 12:46:52 [举报]
  • 4796317682012-11-26 12:50:32 [举报]
    解释个屁 再说 人家就是认定的 那是人家的饭碗 他不弄弄你 你还不明白有这碗饭
  • 会斌2012-11-26 13:05:15 [举报]
    今天的国人,良知人太少了。赞一个!
  • verantow2012-11-26 13:12:21 [举报]

    支持果果老师。
  • 莲心2012-11-26 13:23:40 [举报]
    支持
  • 莲心2012-11-26 13:23:47 [举报]
    支持
  • jinpingy66022012-11-26 13:29:51 [举报]
    风雨过后,彩虹才美。支持谌老师!
  • liurongliu2012-11-26 13:34:26 [举报]
    支持谌老师!
  • qhjzhang2012-11-26 13:43:16 [举报]
    僵化 、封閉的前蘇聯形灌輸教育是官本位的護身符。
  • 末班车2012-11-26 13:53:35 [举报]
    习近平同志不也在推荐大家读:旧制度与大革命。大学头们在怕啥,这么怕就别再占着位子了,让别人来。
  • 昌黎2012-11-26 14:19:06 [举报]
    hytnsn  说的也对,人家都明白,啥都明白,然,放下既得利益,难!但,支持您!多保重!
  • 石买生2012-11-26 14:56:57 [举报]
    支持。
  • 寒路孤客第二季2012-11-26 15:22:01 [举报]
    想突破官方安排的教育好难啊!
  • 张红兵律师的博客2012-11-26 15:26:24 [举报]
    暂时中止阅读《旧制度与大革命》的读书活动——明智之举。
  • bloodog2012-11-26 15:54:40 [举报]

    我们不是人,是奴隶!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 新浪网友2012-11-26 16:08:15 [举报]

    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不得复制,一章一段一句一词一字都不得山寨,冬不冻。
  • 田鹏博士的Blog2012-11-26 16:48:13 [举报]
    不够自信的表现
  • 新浪网友2012-11-26 17:22:46 [举报]
    谌师兄 以你为豪 
  • linzhong2012-11-26 17:40:21 [举报]
    计划阅读穆勒的《论自由》、达尔的《论民主》、韦伯的《学术与政治》、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也算参加读书会了。
  • 新浪网友2012-11-26 18:29:01 [举报]
    自由民主平等博爱 
  • 新浪网友2012-11-26 19:04:52 [举报]

    一直关注你们的读书活动,钦佩你们所做出的努力。不要灰心,坚持就会有改变
  • yezhanglin2012-11-26 20:35:02 [举报]
    向你致敬!
  • 看客2012-11-26 20:38:30 [举报]

    支持谌老师,
    心虚的校方,你们辛苦了。。。。
  • pretygirl2012-11-26 20:42:17 [举报]
    同感!
  • 新浪网友2012-11-26 21:38:46 [举报]
    支持您!您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 新浪网友2012-11-26 21:50:13 [举报]
    支持谌老师,学术自由的守护者在今天的高校很难得~
  • 无聊才翻书2012-11-26 22:31:19 [举报]
    向谌老师致敬,向真正配得上的大学老师的您致敬!
  • 132*****6952012-11-26 22:49:24 [举报]
    中国沒有真正的学术气氛啊!
  • 我的系列2012-11-26 23:02:42 [举报]
    学校想各种办法来奴化学生。我就不懂我们老师上课进度为什么要配合学校?老师难道不是对学生负责?当然我就不说有些不学习的老师了。
  • 新浪网友2012-11-26 23:12:29 [举报]
    难怪西北政法无博士点!呵呵
  • 新浪网友2012-11-27 09:11:08 [举报]
    老师加油!我们学校也有读书会,虽然我们现在读的还是大学,论语比较浅显的东西,能有您这样的老师真好!
  • 渤海书生2012-11-27 11:44:49 [举报]

    独立思想 自由精神
  • 小小律师宋立峰2012-11-27 11:49:33 [举报]

    现在的大学连读书都不让了,还允许干什么啊?感到耻辱!
  • 逐浪博客2012-11-27 11:51:10 [举报]
    支持谌老师,这一点基本的学术底线都丧失,国将不国。ZF真是神经的不能再神经了。
  • happycooker2012-11-27 12:23:02 [举报]

    果果老师,一如既往的挺你
  • 哑丫2012-11-27 13:02:08 [举报]
    读之落泪
  • 思想火2012-11-27 16:01:45 [举报]
    谌老师,您好!虽然我不认识您,也没听过您的课,但是单看了您发表的日志《大学读书会被禁事件中的学术与政治》,我就基本上能判断出您的为人。在中国,像您这样的老师已经不多了。我支持您!希望您坚持下去,但是也要保护好自己,因为我们需要您!
  • 新浪网友2012-11-27 16:37:57 [举报]
    搞死他们的时候快到了!